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为研究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对降低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的效果,探讨小学生肠道寄生虫病的防治方法,在苍山县随机选取860名小学生进行为期2年的研究.单纯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组、行为干预加驱虫组、单纯驱虫组及对照组,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实验前分别为64.13%、61.23%、63.12%和60.70%,实验后分别为41.67%、26.52%、53.57%和60.61%.结果表明: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对降低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具有重要作用;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加针对性驱虫是控制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2.
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对控制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的效果观察钱跃升1顾祥田2张涛2周志纯3彭贤文31山东省健康教育所(济南250014)2苍山县卫生防疫站3临沂市卫生防疫站据全国人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在年龄分布方面5~14岁儿童为多种寄生虫高发人群[1]。...  相似文献   
3.
1989年4月~10月苍山县发生了一起脊髓灰质炎流行,我们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如下。 1 自然概况苍山县位于山东省南部,南与江苏省邳县为邻,西与枣庄接壤,共辖28个乡镇,1149个自然村,总人口1037/人。经济状况一般,卫生条件较差。  相似文献   
4.
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对降低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对降低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的效果,探讨小学生肠道寄生虫病的防治方法,在苍山县随机选取860名小学生进行为期2年的研究,单纯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组,行为干预加驱虫组,单纯驱虫组及对照组,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实验前分别为64.13%,61.23%,63.12%和60.70%,实验后分别为41.67%,26.52%,53.57%和60.61%。结果表明,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对降低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具有重要作用,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加针对性驱虫是控制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5.
丝虫性乳糜尿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乳糜尿现症病人和非现症病人的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 (CD3+ 、 CD4+ 和 CD8+ )的变化。[方法 ]采用 SAP法检测待检人群的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 [结果 ]现症病人的 CD3+、CD4+比非现症病人及健康人对照组显著减少 ,CD8+ 显著升高 ,CD4+ / CD8+ 明显降低 (P<0 .0 0 1) ,而且 CD4+ / CD8+ 的减低与乳糜蛋白尿的轻重程度呈正相关。非现症病人与健康人对照组 CD3+ 、 CD4+ 、 CD8+ 及 CD4+ / CD8+ 均在正常范围 ,无显著差异。 [结论 ]丝虫性乳糜尿患者机体免疫系统的比例失衡 ,免疫调节机能出现异常 ,且呈抑制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肿瘤低发区苍山县25年肝癌死亡率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全死因历年检测登记的方法获取资料,统计分析采用中国1964年人口构成进行标化死亡率的计算。结果25年的动态观察资料显示肝癌的死亡率显著增加。结论同期山东省和全国的死因调查结果也显示肝癌死亡率上升,这一现象表明肝癌的危险因素并非高发区所特有,而是在很多地区环境中普遍存在的  相似文献   
7.
8.
丝虫病防治后,王培义等[1]在滕县发现丝虫性乳糜尿有增多的现象,为了进一步证明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于1985年对我县沂堂乡进行第1次调查发现,丝虫病防治后10年内新出现的病人几乎占所有病人的一半以上[2],而后山东省其它县以及江苏、湖南等省也有类似的报道[3~5],为了进一步探索丝虫病防治后,丝虫性乳糜尿的流行病学特征、原有病人的归宿和临床表现等变化,我们于1998年对本县沂堂乡进行了第2次调查。内容和方法1 调查对象两次调查均为苍山县沂堂乡全体居民。2 调查方法2.1 首…  相似文献   
9.
苍山县农民1978年平均期望寿命为70.29岁(男性69.33岁,女性70.97岁),死亡率为5.63‰(男性5.65‰,女性5.60‰)。前六位主要死因顺位依次为呼吸系疾病、意外死亡、传染病、消化系疾病、结核病和心血管疾病。去前六位死因后平均期望寿命分别增加1.98岁、1.59岁,1.38岁、0.96岁、1.12岁和0.74岁。  相似文献   
10.
我县自1969年开始应用百日咳及百白破三联菌苗进行人群免疫以来,百日咳发病率逐年下降,已由1973年的1402.40/十万下降到1980年的7.99/十万,近五年来维持在30/十万左右。为了解人群的免疫状况,我们于1986年3月进行了百日咳人群免疫水平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