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7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支气管哮喘常常由药物诱发,临床上可见到磺胺,青霉素、碘剂、含酒精的酊剂如止咳药水之类,心得安及呋喃类药物等,这些都属于药物性哮喘。在这里我们特别要提到的是阿司匹林及非激素类消炎镇痛药如消炎痛、保泰松、布洛芬、炎痛喜康,还包括一些复方制剂,例如复方茶硷等药物都可以引起哮喘。因为这种情况具有一定的特点,故特命名为阿司匹林性哮喘,这种哮喘属于内源型哮喘的范围,病人常具有哮喘、鼻息肉(或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和阿司匹林不耐受这三类体  相似文献   
2.
自1964年Voorhorst等提出螨可能为导致屋内尘土过敏的原因以来,螨作为吸入物抗原在呼吸道变应性疾病中所占的地位,已引起变态反应学和免疫学工作者的广泛重视。本文就近年来国外有关螨与呼吸道过敏的文献作一综述。螨的生活史螨(Dermatophagoides spp.)属节肢动物门蜘蛛纲,主要有屋尘螨(D.pteronyssinus)、粉尘螨(D.farinae)和宇尘螨(Euroglyphus maynei)等。螨分躯体(idiosoma)和腭体(gnathosoma)两部分,有足4对。成虫躯体呈卵圆形,约长350  相似文献   
3.
丁基氟皮质素(fluocortin butyl)是一种新的皮质类固醇,局部应用时未发现有全身副作用,过去的经验证明鼻粘膜局部应用,每日8~4次,对常年性鼻炎有效。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不同剂量每日2次给药的效果和安全性。试验在美国的6个研究中心进行,对象为235名16岁以上,患有常年性变应性或非变应性、非感染性鼻炎的患者,其中83%认为与变态反应有关。病程均在一年以上。试验共进行4周,第1周为观察时间,以后8周为用丁基氟皮质素或安慰剂治疗时间。在观察期间,患者可根据需要服用扑尔敏4mg和/或假麻黄素60mg。如果在1周的观察期间鼻炎症状未能得到很好控制,则进行以后8周的治疗试验。治疗共分4组,第1~3组每12小时两侧鼻孔各喷入丁基氟皮质素粉末一次,剂量依次为2、4、8mg/日;第4组按同  相似文献   
4.
嗜酸细胞与动物过敏性休克和人类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关系密切。1914年Schwartz复习大量文献后强调呼吸道、胃肠道和皮肤中嗜酸细胞浸润是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特征。Austen等进行了变应原攻击被动致敏的人肺组织的研究后提出变应性反应中嗜酸细胞的作用后,有关嗜酸细胞的研究较前增多,但至今仍有一些问题有待澄清。【嗜酸细胞的趋化性和功能】嗜酸细胞主要依赖化学介质——嗜酸细胞趋化因子(eosinotactic factors)而迁移。主要有两种趋化因子:(1)动物过敏嗜酸细胞趋化因子(ECF-A,eosinophil chemotactic factors of anaphylaxis):这是主要的一种,其前体存在于肥大细胞和嗜硷细胞的颗  相似文献   
5.
气管造口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晚发的术后出血,它的发生率约为1~3%。晚期的术后出血最常发生于头臂动脉干,如果出血不能立即控制,半数患者在数秒钟内即可被出血所淹。作者等报告一例。患者为一60岁之妇女,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所致的严重脊柱后侧凸及跛行。入院时由于双侧声带麻痹所致的吸气性喉阻塞而作了气管造口术。9个月后,从造口处发生  相似文献   
6.
对小儿和成人的观察证明慢性咳嗽是下呼吸道反应性过强的一个表现。本文的目的是研究儿童慢性咳嗽与其他上呼吸道症状的关系。研究对象为10名儿童,年龄7~16岁,患慢性咳嗽4个月以上,无哮喘史,但有慢性鼻阻塞,最近2个月无呼吸系病毒感染史。对所有患儿都进行了特异性皮肤点刺试验、P R I S T(纸片放射免疫吸附试验)、I gE测定和鼻窦X线照相、部分患者作了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和RAST(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 10名患者中,7名X线检查证实有鼻窦炎,9名作了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6名阳性。7名患儿于2年后进行了随诊,其中3名发生了支气管哮喘,2名有慢性咳嗽和运动性支气管痉挛,  相似文献   
7.
16开  948千字  3 0 4页 平装 定价 :68.80元本书分 2 5章 ,阐述了变态反应的基础与临床。基础部分概述免疫与变态的概念 ,历史和发展 ;临床部分为全书的重点 ,详述诱发变态反应的诸因素及各类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症状与病理、诊断与鉴别、治疗与预防 ,以及发展方向。本书几乎涵盖变态反应的所有问题 ,撷自国内外的最新进展 ,条理清楚 ,语言通顺 ,图文并茂。21世纪医师丛书——变态反应科分册@顾瑞金  相似文献   
8.
妇女月经期间容易发生鼻衄,这与求偶素水平降低有关。月经可诱发或加重鼻变态反应,这可能与神经和血管运动的不稳定或月经前的液体潴留有关。作者们对10名16~25岁妇女的鼻粘膜分别在增殖期、黄体期和月经期的超微结构和组织化学进行了研究,受试者均经黄体酮水平测定以肯定其排卵周期正常,她们也没有任何内科或耳鼻咽喉科疾病,不应用全身性或局部性药物。另以10名符合后一条件的男性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9.
用聚合豚草变应原(PRW)进行花粉症的免疫治疗具有安全和有效的特点。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P RW 的疗效可维持多久,在以后是否还需要进行短期的补充注射以巩固其疗效。试验对象为42名曾用P RW 治疗过一疗程(15次注射)的患者,接受注射总量为50,000PNU(蛋白氮单位)。42例中,21例在豚草季节前给予4周P RW 注射,剂量由第一次的2.5μgAgE(豚草花粉的主要致敏成分——摘者注)渐  相似文献   
10.
鼻部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粘膜与外界环境接触密切,是呼吸道的主要屏障之一。鼻粘膜对下呼吸道的保护作用是靠其特殊的组织学结构和生理功能来完成的。用光学显微镜对鼻粘膜进行的组织学研究为进一步阐明其超微结构奠定了基础,而对鼻粘膜超微结构的了解又进一步推动了鼻腔生理和其他方面的研究工作。本文综述国外有关鼻粘膜超微结构的研究情况,重点讨论上皮细胞、纤毛、微绒毛、结缔组织细胞和纤维,基质-组织液、各种细胞、小血管、腺体、神经等的超微结构。一、上皮呼吸区粘膜由上皮和固有层组成。鼻腔后2/3粘膜为假复层柱状上皮,其中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