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经脐入路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后胆漏并发症的发生及其治疗,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3年3月,本院34例经脐入路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后发生胆漏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胆漏发生率为22.7%(a4/150)。34例胆漏患者中,22例在术后24h内出现,12例在术后3~7d出现,经腹腔引流34例患者均治愈。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操作轻柔,认真仔细缝合胆总管以及加强营养支持等,是防治经脐入路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后胆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72岁。因“发现双侧腹股沟可复性肿块1周余”于2021年11月8日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松江分院(松江区方塔中医院)。患者1周前,无意中发现双侧腹股沟区各有一质软肿物突出,如鹅蛋大小,下极未降至阴囊,常于久站或活动后出现,平卧后右侧肿块可手动回纳,左侧肿块不可回纳,两侧肿块均有触痛伴坠胀感,无腹痛腹胀、畏寒发热等不适症状,至本院门诊就诊后,以“双侧腹股沟疝”收入院。  相似文献   
3.
经脐入路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经脐入路行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可行性.方法 8例胆囊结石患者行经脐入路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取脐部A、B、C点3个5 mm切口,在腹腔镜直视下电凝切开胆囊底,用胆道镜取出结石,3-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胆囊.结果 8例手术均获成功.其中第1、2例手术时间分别为180及120min,最短为65min,平均114min.未放置引流管,无出血及胆漏,1例患者术后3 d右侧腹疼痛,经消炎后缓解.平均术后5 d出院.术后2周复查.脐部无明显手术瘢痕,B超胆囊无结石,胆汁透声好.结论 经脐入路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是安全可行的,虽操作难度较常规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稍大,但切口隐蔽,愈后疤痕不明显,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胆囊炎伴胆囊颈管部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460例慢性胆囊炎伴胆囊颈管部结石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210例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A组),250例行"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B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手术均获成功,A组手术时间显著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引流量和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胆囊炎伴胆囊颈管部结石是安全可行的方法,术后康复快,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2008年12月以来开展的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成功实现了保胆取石术,其中腹腔镜辅助保胆取石术15例,平均手术时间65min;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27例,平均手术时间75min.两组中分别有6例未用抗生素,分别占40%和22.2%,均无1例感染,无1例胆漏.平均住院时间4.9d.术后1个月内B超检查结石取净率97.6%.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有利于术中选择最佳术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1988年7月~1999年8月共收治胆道疾病患者1127例,手术884例,发生胆漏8 例,占手术的1%.自1993年开始应用硅橡胶负压球(以下简称负压球)引流代替传统的烟卷、橡皮管引流,效果良好,特别在胆漏治疗中的作用相当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使用常规器械行经脐腹腔镜(transumbilical endoscopic surgery,TUES)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repair,TAPP)的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7月~2019年3月使用常规器械行TUES-TAPP 20例资料。结果20例手术均获成功,无需辅助孔。手术时间45~80(60.7±10.9)min,术中出血<10 ml。术后6 h恢复半流质饮食及下床活动。术后血清肿2例。术后第1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0~2(0.7±0.8)分,术后住院2~6(3.7±1.0)d。术后随访1~6个月,平均5.2月,无腹股沟疝复发,切口瘢痕隐蔽。结论使用常规器械可以安全完成TUES-TAPP,而且瘢痕隐蔽。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胆囊管细管引流用于经脐入路腹腔镜经胆囊管汇合部探查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225例实施经脐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经胆囊管汇合部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119例术中经胆囊管放置胆总管细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引流组),106例直接行胆总管一期缝合(缝合组),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时间、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引流组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显著低于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组术后胆漏发生率(8.40%)低于缝合组(1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其他并发症。结论:胆囊管细管引流应用于经脐入路腹腔镜经胆囊管汇合部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脐入路腹腔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3年2月90例具有胆总管探查指征的病人实施经脐入路腹腔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的临床资料,术后48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A组),42例行T管引流(B组)。记录各种临床指标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恢复时间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6%)低于B组(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脐入路腹腔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优于T管引流,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作为治疗胆总管结石优先考虑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