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1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前,全国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已近尾声,但非典并未被消灭,明年很有可能还会卷土重来。故人们应吸取此次非典流行的教训,再遇非典希望能冷静面对,沉着应战,最终达到战胜非典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江苏历代医家,医籍及其地域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理研究了江苏自后汉至民国的二千年间,见于著录的4150名医家和3715部医著的时代和地域分布,宋以后,尤其是明清时期,江南一带社会相对安定,封建朝廷南迁,为江苏的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也是江苏中医发展的极盛时期。这一时期涌现的医家、医籍分别占总数的98.6%、96.8%。说明了社会的稳定进步、生产力的发展提高、经济科技的繁荣发达是医学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相似文献   
3.
顾奎兴 《中医药学刊》2004,22(9):1599-1600
中药毒副反应可大致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全身中毒反应.如服用含有马钱子、斑蝥、砒霜、雄黄等剧毒的抗肿瘤中药或其提取物.可造成中枢或周围神经中毒、热源或其它过敏反应,表现为全身中毒性休克、昏迷,或发热、或药疹、皮下出血性紫癜;或恶心、呕吐等胃肠反应等;二是过量使用了蟾酥、斑蝥、蜈蚣、全蝎、麻黄、细辛、柴胡、黄药子、商陆、雷公藤、青木香、木防己、关木通等中药,造成有关脏器中毒,特别是心、肝、肾脏器中毒,其表现为相应脏器不同程度的功能损害、衰竭现象;三是局部中毒反应,主要出现在用药部位的组织反应.如用毛茛、白芥子、斑蝥等中药外敷.造成局部疤疹,过敏性皮疹,甚至局部组织坏死;或用莪术、鸦胆子、喜树、紫杉等中药提取物静脉或腔内给药,造成局部静脉炎或胸膜、腹膜刺激征等。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认为 ,癌症的主要病机为全身属虚、局部属实 ,至中晚期往往虚实夹杂 ,错综复杂。患病以后 ,按照五行学说来认识 ,可发现其传变途径具有某些规律性。在治疗上 ,中、西医方法各有其特点和优势。而正在兴起的基因组学治癌方法为攻克这一顽症带来了曙光。因此 ,采用中医药治癌有必要处理好扶正与祛邪、全身与局部、中医与西医疗法以及防与治、中医学与基因组学等各方面的关系 ,以期获得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中药毒副反应可大致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全身中毒反应,如服用含有马钱子、斑蝥、砒霜、雄黄等剧毒的抗肿瘤中药或其提取物,可造成中枢或周围神经中毒、热源或其它过敏反应,表现为全身中毒性休克、昏迷,或发热、或药疹、皮下出血性紫癜;或恶心、呕吐等胃肠反应等;二是过量使用了蟾酥、斑蝥、蜈蚣、全蝎、麻黄、细辛、柴胡、黄药子、商陆、雷公藤、青木香、木防己、关木通等中药,造成有关脏器中毒,特别是心、肝、肾脏器中毒,其表现为相应脏器不同程度的功能损害、衰竭现象;三是局部中毒反应,主要出现在用药部位的组织反应,如用毛茛、白芥子、斑蝥等中药外敷,造成局部疱疹,过敏性皮疹,甚至局部组织坏死;或用莪术、鸦胆子、喜树、紫杉等中药提取物静脉或腔内给药,造成局部静脉炎或胸膜、腹膜刺激征等.  相似文献   
6.
古代江苏医药对外交流史实顾奎兴,顾冰石(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210009江苏医学情报研究所210008)江苏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与韩国、朝鲜、日本等东南亚许多国家山水相连,一衣带水。江苏的许多古城如南京、扬州、苏州等曾是历史上的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7.
用达宁对300例中,重度癌症疼痛的镇痛效果作了观察。结果表明,该药对中,重度癌症疼痛有良好疗效。有效率为95%,显效率为48.7%,平均显效时间19.4分钟,平均缓解时间为5.88小时。对急,慢性癌痛及持续性,间歇性癌痛之间的镇痛疗效均无明显差别,但对中度癌痛,间歇性癌痛的完全缓解诲分别达13.7%和28.9%。  相似文献   
8.
52例原发胃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52例原发于胃肠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本病系较为少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由于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常易误诊。作者认为积极开展内镜检查,尽可能从病灶深部取材,可提高本病的诊断率。本病的预后与病期、病理类型等因素有关。肠恶淋大多因发生梗阻、套叠、穿孔等并发症而影响生存率,对本病早期确诊、尽早手术,并辅以放疗或化疗等综合措施,可望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乳腺作为恶性淋巴瘤首发部位较罕见,我所在1978—1985年间收治5例,均经外科手术和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均为女性,年龄20岁~63岁,平均  相似文献   
10.
癌症复发的病机及中医治疗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奎兴 《江苏中医》1992,13(3):32-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