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吉林省和龙林区于1982年曾在临时进驻的筑路人员中发生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当地以往也有病例发生。经调查,确认为大林姬鼠、棕背(鼠平)为主要传染源的山林型出血热疫区。为研究山林型出血热疫区人群抗体携带情况,我们于1983年5月在该地区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在上述疫区共采集人血清584份。其中既往有出血热病史者6份,正常人血清578份。抗体检查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滴度1:20为阳性。结果,有病史者6份,5份阳性,阳性  相似文献   
2.
<正> 1982年5~6月间,在长白山区的吉林省和龙林业局长红林场临时进驻的筑路人员中,发生了一起肾综合征出血热(下称HFRS)爆发流行。共发生病人106例,发病率为25.5%。经调查,认为大林姬鼠(A.speciosus)和棕背(鼠平)伊尔库斯克亚种(C·rufocamus irkutensis)是传染源。为进一步查清鼠类不同季节的感染与人群发病的关系,探索其规律性。从而证实当地传染源的种类,研究探讨疫源地类型。我们于1983年4~9月(即爆发流行1年后),在该地区进行了鼠类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北亚(?)传斑疹热简称为北亚热。我所于1962年在黑龙江省虎饶地区经流行病学、病原学调查证实有本病存在。1980年,我所又在牡丹江地区调查,也发现存在此病。1981年5~8月,我们在萝北县进行了北亚(?)传斑疹热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国内许多学者应用不同浓度的桑叶注射液和桑叶注射液结合绑扎的方法治疗肢体象皮肿均取得了较好疗效。为了进一步探索简便、有效和便于农村推广的新方法,我们于1988年~1989年,在原丝虫病高度流行的郯城县应用25%桑叶煎剂口服用于治疗肢体象皮肿,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初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