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3篇
外科学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目的:回顾性研究经闭孔途径3种不同类型吊带(TVT-O、Adjust、Tiloop)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2008年1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78例患者,其中TVT-O组32例,Adjust组26例,Tiloop组20例,比较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治愈率、手术并发症、术后疼痛等围手术期指标及随访术后压力性尿失禁评分、腹股沟/大腿内侧疼痛等指标。结果:三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围手术期比较,三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just组在腹股沟/大腿内侧疼痛评分方面优于TVT-O组及Tiloop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iloop组在术后24h疼痛优于TVT-O组及Ajust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ICIQ-SF评分三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闭孔途径3种不同类型吊带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手术效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3种方式手术方式均简单可靠、微创,术后恢复较好,Ajust手术方式可明显减轻患者腹股沟区疼痛,Tiloop组患者与前两者差异不大,不失为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微创吊带术式。  相似文献   
2.
在真核生物的细胞核中,存在一种主要由非组蛋白的纤维蛋白和大分子量的RNA组成的三维网架体系,这就是核基质。结合在核基质上的特异DNA序列称为核基质结合区(MAR),MAR常常作为边界元件出现在转录单位的两侧以及像增强子这样的调节序列附近,大小在200bp到几个kb之间,通常为500bp左右。MAR是真核生物基因组的DNA序列中能特异地和核基质紧密结合的区域。它与真核基因中其它调控元件一起调节DNA复制、RNA合成和hnRNA加工等过程,在基因表达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慢性病病史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的21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按照改良Clavien-Dindo分级系统评价术后并发症及分级并行统计学分析。按患者既往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病史的有无进行分组,比较不同基础疾病对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本组共有42例(19.63%)发生并发症(具有不同级别并发症时,按最高级别计算),其中,1级14例(6.54%),2级20例(9.35%),3级5例(2.34%),4级3例(1.40%),5级0例,有无相应慢性疾病组间发生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具有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病史的BPH患者行TURP术的早期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增加,不能作为TURP的手术禁忌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北京远郊区农村中老年男性的勃起功能状况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择北京远郊密云地区4个村的55岁的男性167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当面咨询和问卷调查,收集年龄,结婚年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吸烟,饮酒和秃顶等一般资料,填写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国际勃起功能评分5(IIEF-5)评分表,检测总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和fPSA)。调查各年龄组的勃起功能障碍发生比例,应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轻度、中度和重度勃起功能障碍(ED)在研究人群中的比例分别为40%、30%和42%。秩和检验发现年龄越大,中度和重度的ED患者的比例越高。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体重指数、IPSS和f/t(fPSA/tPSA)等均对ED有明显的影响。结论年龄和IPSS评分是影响E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f/t和BMI是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上尿路手术后应用α-受体阻滞剂预防双J管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4月住院患者需置入双J管的212例患者随机入组,对照组105例,干预组107例,两组患者术后2d拔除尿管,随访时间为术后3、7、14、21、28d,内容包括: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OL)、膀胱过度活动症(尿频、尿急、急迫性尿失禁)及腰痛、尿痛、血尿、发热等.结果 两组间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症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7、14、21、28天,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OABSS、尿痛、腰痛、血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发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尿路手术后应用α-受体阻滞剂预防双J管综合征,有效减少膀胱过度活动、尿痛、腰痛、血尿等症状.  相似文献   
7.
应用组织微阵列技术研究SATB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伟超  韩阳军  佟明 《山东医药》2010,50(44):56-58
目的研究SATB1在人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微阵列技术结合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8例Pca标本和1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对照组织标本中SATB1的表达状况,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 Pca组织中SATB1表达率为75.9%(44/58),与BPH组织表达率17.6%(3/1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TB1在Pca组织中的表达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增加而增强(P〈0.05),与病理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1)、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1)。结论检测SATB1的表达有助于对Pca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预后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SATB1与前列腺癌增殖及侵袭发生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 P、PC3、DU145),MMT法检测其增殖能力;T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检测其侵袭能力;RT-PCR检测其SATB1 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其SATB1蛋白质的表达。结果:前列腺癌细胞PC3和DU145的增值能力及侵袭能力比LNCaP强(P0.01),PC3和DU145细胞中SATB1 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LNCaP细胞(P0.01)。结论:SATB1在前列腺癌表达水平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增殖和侵袭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建立前列腺癌病理分期预测模型,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01年3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具有前列腺癌术后病理的484例患者的临床信息作为变量,随机分配划分训练集(n=389)及测试集(n=95),应用深度学习算法,包括卷积神经联合门控循环单元(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gated recurrent unit,CGRU)、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ated recurrent unit,BiGRU)及卷积神经联合长短期记忆模型(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long short-term memory,CLSTM),通过训练集构建前列腺癌病理分期预测模型,测试集评估模型预测的准确率。结果 在三种机器学习算法中,CGRU模型的AUC为0.863 (95%CI 0.838~0.887),精确度为55.2%(95%CI 5.37%~56.6%),准确度为59.7%(95%CI 59.2%~60.1%);BiGRU模型的AUC为0.869 (95%CI 0.858~0.873...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