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 调查河南省老年人社会参与和脑卒中患病率的流行现状,探讨社会参与和脑卒中患病风险的关联。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南省18个省辖市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社会参与得分与脑卒中患病风险的关联,并使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拟合社会参与得分与脑卒中患病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共纳入5 570名研究对象,社会参与平均得分为(1.55±2.94),其中社会参与水平失能占19.5%,完全自理占80.5%;脑卒中患病率为5%。调整多种混杂因素后,社会参与水平得分与脑卒中患病风险有关联(P<0.05),相比社会参与正常的人群,社会参与受限的人群脑卒中比值比升高366%(OR = 4.657,95%CI:2.398~9.044),社会参与得分每升高1分,脑卒中的比值比升高9%(OR = 1.083,95%CI:1.047~1.120),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显示社会参与得分与脑卒中易感性存在剂量 - 反应关系。结论 社会参与水平受限与脑卒中患病风险有关,社会参与得分与患脑卒中存在剂量 - 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国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现状、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老年人追踪数据,筛选3523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进行评判.运用卡方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我国中老年人认知功能在慢性病与抑郁症状间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8年第四次全国追访数据,以5 208名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25.0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中老年人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32.7%.模型中,慢性病对中老年人抑郁症状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正向预测作用(β=0....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东部地区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老年人生命质量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我国政府制定促进健康老龄化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对苏州、广州两地接受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使用欧洲5维健康量表(EQ-5D量表)计算其健康效用值,单因素分析使用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Tobit回归模型。结果 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老年人健康效用值中位数为0.699。在5个维度中,存在困难比例依次为日常活动能力(56.8%)、行动能力(55.0%)、自我照顾能力(50.8%)、疼痛/不适(42.0%)、焦虑/抑郁(24.7%)。Tobit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月收入1 001~5 000元、未患有慢性病、每日睡眠时间6~8 h是东部地区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老年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保护因素。结论 东部地区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老年人生命质量较差,需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老年人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河南省老年人跌倒发生情况,并探讨老年人能力状况与跌倒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阶段抽样的方法,对河南省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状态能力、感知觉与沟通能力、社会参与能力对老年人跌倒的影响。结果 共调查5 570例老年人,其中496例老年人发生了跌倒,发生率为8.9%。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全人群中日常生活能力受损(OR = 3.060,95%CI = 2.418~3.872)、感知觉与沟通能力受损(OR = 1.449,95%CI = 1.128~1.861)、社会参与能力受损(OR = 1.438,95%CI = 1.100~1.880)是河南省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根据性别进行分层后无论对于男性(OR = 3.542,95%CI = 2.445~5.130)还是女性(OR = 2.826,95%CI = 2.075~3.848),跌倒都受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的影响。除此之外,感知觉与沟通能力受损(OR = 1.543,95%CI = 1.118~2.130)和社会参与能力受损(OR = 1.480,95%CI = 1.045~2.096)也是女性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结论 能力状况受损是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其中男性跌倒主要受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女性跌倒受日常生活能力、感知觉与沟通能力、社会参与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构建社区居家智慧化医养结合服务模式评价指标体系,为社区居家智慧化养老服务模式的评价和改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专题小组讨论、Delphi法等,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初步构建社区居家智慧化医养结合模式服务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两轮专家咨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是100%和97.2%。专家权威系数分别是0.871和0.877。第一轮专家咨询中一、二、三级指标的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138、0.122、0.132,第二轮专家咨询中一、二、三级指标的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302、0.130、0.21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服务结构、服务过程、服务结果),21个二级指标,127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初步确立的社区居家智慧化医养结合服务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