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Survivin蛋白表达与直肠腺癌术前放疗病理反应程度的关系,评价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在预测直肠癌术前放疗敏感性的价值。方法63例采用术前放疗的直肠腺癌患者,评价其放疗后病理反应程度,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手术治疗前活检标本和手术后切除标本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活检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与病理反应程度的关系,以及放疗前后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直肠癌术前放疗后病理反应良好,有效率达71%,联合放化疗者优于单纯放疗者(P〈0.05)。单纯放疗组Survivin蛋白表达高低与放疗疗效相关(P〈0.05),同期放化疗组则显著相关(P〈0.01)。两组均显示Survivin蛋白表达高的,放疗效果差。肿瘤组织放疗后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下降。结论直肠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可作为术前放疗敏感性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
陶纲  谈小明  陈英  许跃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2):1787-1788
目的 了解老年慢性胃炎患者黄色瘤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该院接受胃镜检查的60岁以上的慢性胃炎患者499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黄色瘤组186例和非黄色瘤组313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胃黏膜Hp感染、中性粒细胞浸润、腺体萎缩、淋巴滤泡等病理表现.结果 黄色瘤组与非黄色瘤组比较,Hp感染率(52.7%、37.3%)、中性粒细胞浸润率(35.5%、24.0%)、腺体萎缩率(36.6%、3.5%)均明显升高(x210.677、7.641、95.606,P<0.01);两组淋巴滤泡检出率(21.0%、2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3,P=0.957).Hp 感染者中性粒细胞浸润(45.8%)、淋巴滤泡检出率(42.6%)均高于Hp阴性者(14.8%、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胃黄色瘤与Hp感染、中性粒细胞浸润、腺体萎缩相关,淋巴滤泡形成与Hp感染密切相关,应加强对老年慢性胃炎患者Hp的根治.  相似文献   
3.
曹卫平  毛雨  孙炳吉  陶纲  王岚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2):3509-3510
总结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的含义,历史与我国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与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即不能真实反映医院环境的污染程度,研究方法简单以及监测的内容不全面等,期望通过改善医院环境来有效控制医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的心脏植物神经功能损害程度。方法应用24h时动态心电图(DCG)中的SDNN、SDNNindex、SDANN、rMSSD、PNN50等5项时域指标对41例患者(A组)和30例正常人(B组)的心率变异性(HRV)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A组HRV时域分析的各项指标比B组显著减低(P<0.01)。②高血压病Ⅱ期组(A2组)的时域分析指标较Ⅰ期组(A2组)下降有显著性(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心脏植物神经功能损害,A2组损害程度与高血压病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5.
分析手术室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建立手术室医院内感染控制策略,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手术室医院内感染,制定有效的手术室医院内感染控制策略,对提高手术室管理质量、控制医院内感染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青年结直肠息肉患者发病特点及结肠息肉-腺瘤-腺癌的演变情况。方法:以接受常规结肠镜检查中青年患者1372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各年龄、性别组人群结直肠息肉发病情况。结果:(1)1372例患者中256例(18.7%)检出结直肠息肉,其中男659例中检出142例(21.5%),女713例中检出114例(16.0%),男性息肉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2)以10年区分年龄段,男女性大肠息肉检出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长,女性41~50岁年龄段息肉检出35例(15.3%),显著高于前一年龄段31~40岁息肉检出8例(6.3%)(P<0.05)。(3)男女性50岁以上息肉检出65例(39.4%)和64例(26.4%),均显著高于50岁以前息肉检出率。(4)男女性息肉均以左半结肠及直肠为主,腺瘤性息肉男105例(73.9%)、女77例(67.5%),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发性息肉男80例(56.3%),女61例(53.5%),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青年结直肠息肉患者,男性结直肠息肉检出率高于女性;男女性息肉检出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41岁以上息肉检出率明显升高;男女性息肉在结直肠发生部位、病理及数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厄贝沙坦治疗前后血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血栓调节蛋白(TM)、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86例ACS患者、52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MIP-1α、TM、PAF及sCD40L浓度,ACS患者随机分常规(40例)和厄贝沙坦(46例)治疗组,治疗8周后再次测定血MIP-1α、TM、PAF及sCD40L含量。结果血MIP-1α、TM、PAF和sCD40L水平ACS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CS患者治疗8周后MIP-1α、TM、PAF和sCD40L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厄贝沙坦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 ACS的发生与MIP-1α、TM、PAF和sCD40L有关,厄贝沙坦可降低血MIP-1α、TM、PAF和sCD40L水平,在抑制动脉粥样病变的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方面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漏报原因,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12年1-12月全院21 750份出院病历资料,采用STATA 7.0软件对医院感染率、漏报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 750例出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419例,感染率为1.9%,抽查4 596份病历,医院感染440例,漏报21例漏报率为4.8%;医院感染漏报较高的科室分别为ICU、呼吸内科、神经内科、产科以及心血管科,分别占28.6%、23.8%、14.3%、14.3%、9.5%;医院感染漏报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泌尿道及皮肤软组织,分别占33.3%、23.8%、19.1%、14.3%;医院感染漏报原因与诊断标准掌握不准确、病原体送检率低、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方法问题以及管理机制等有关。结论医院感染漏报与多种因素有关,医院感染学知识水平与监测方法的提高以及管理机制的完善是降低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的关键,医院感染漏报的监测是评价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非蛋白氮在反刍动物育肥中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中重点介绍反刍动物对含氮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特点,非蛋白氮(NPN)的利用,NPN的用法,常用尿素制剂及其制造方法,应用尿素制剂时要注意的事项和尿素中毒的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