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多潘立酮不良反应1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8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动态血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对2005年2月至21308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35例8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并与同时期住院的30例无腔隙性脑梗死的老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对照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广州管圆线虫致嗜酸细胞性脑脊膜神经根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报道10 例广州管圆线虫引起的嗜酸细胞性脑脊膜神经根炎,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重视。方法 对10 例患者的临床全过程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系统的观察及随访,并结合当地流行病学资料及国内外文献,实行对比研究。结果 该组病例具有如下特征:①急性起病(10 例) ;②剧烈头痛(10 例) 和(或)躯体痛性感觉障碍(8 例),伴发热(8 例) 、全身违和(10 例) ;③可有脑神经(3例)或脊神经根(8 例)受累;④无明显颈抵抗及病理征(10 例) ;⑤脑脊液(6 例) 及外周血(10 例)中嗜酸细胞数增高;⑥血清和脑脊液广州管圆线虫蚴抗体均呈阳性(5/5 例) ;⑦病程自限,预后良好(10例);⑧病前食用过生淡水螺肉(8 例);⑨所在地为广州管圆线虫新疫源地;⑩已排除其他蠕虫感染。结论 一度在温州暴发流行的一种“怪病”实属广州管圆线虫所致的嗜酸细胞性脑脊膜神经根炎。  相似文献   
4.
综合医院老年人抑郁障碍康复疗效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秀芸 《中国临床康复》2002,6(9):1290-1291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神经科老年人抑郁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年龄≥60岁,符合CCMD-2-R抑郁诊断标准,116例患者进行了相关因素和治疗前后SDS评分分析。结果 SDS平均总粗分为(50.64&;#177;8.35)分;治疗后SDS平均评分明显降低,该组患者大多数为细发性抑郁障碍(93.1%),少数系心因性抑郁障碍(6.9%)。结论 综合医院老年人抑郁障碍多为继发性,除因躯体疾病所致外,还与心理及社会环境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体表面感觉诱发电位(SEP)的变化。 方法 应用丹迪公司Keypoit型神经肌电描记仪对32例慢阻肺患者进行BAEP及SEP检测,并与35例同龄健康 人的检测结果作比较。结果 慢阻肺患者组BAEP显示V波潜伏期和Ⅰ~Ⅴ、Ⅲ~Ⅴ波峰间潜伏期明显延长,Ⅰ 波、Ⅲ波潜伏期基本正常。SEP显示P40、N45、P60、N75潜伏期均明显延长。结论 慢阻肺患者存在广泛脑功能损 害,BAEP和SEP检测能早期发现慢阻肺患者神经精神亚临床损害。  相似文献   
6.
咪唑类驱虫药致迟发性脑病十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咪唑类驱虫药致迟发性脑病十例陈秀芸,黄向东,李志仁驱虫净、左旋咪唑引起脑病,国内已有报道。而丙硫咪唑、甲苯咪唑引起脑病报道少见。现将我院近年收治的因服用丙硫咪唑、甲苯咪唑、左旋咪唑等咪唑类驱虫药所致的迟发性脑病10例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7.
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是人类19p13上的Notch3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脑小动脉病。自从该病被首届国际CADASIL专题研讨会(1993)共识并统一使名以来,国外尤其是欧洲各国对该病进行了多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了一家系8例腓骨肌萎缩症。该家系四代34人,患病8人(23.5%),男女各半。7例于10岁前发病。均符合遗传性运动和感觉性神经病Ⅰ型。其中2例经脊髓碘水造影加CT扫描发现腰骶部神经根增粗,作者认为本症的脑脊液蛋白增高可能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9.
广州管圆线虫病的临床预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 1997年 10~ 11月间 ,温州市区暴发的广州管圆线虫病的临床预后。方法 :入选病例符合如下条件 :(1)于 1997年 9月中旬~ 11月中旬期间急性起病 ;(2 )头痛和 (或 )游移性躯干四肢皮肤抚摸痛 ;(3)周围血液或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和 (或 )广州管圆线虫虫体抗原抗体阳性 (EL ISA法 ) ;(4)病前一个月内有食用未熟的淡水螺肉或贝虾史 ;(5 )排除其它蠕虫移行症。采用统一设计的随访调查表 ,由专人对符合上述标准的 35例 ,通过电话和(或 )面访 ,进行为期 1.5年的随访。结果 :全组无死亡 ,无复发 ,无严重残疾或并发症 ,遗留症状轻微 ,以局限性的主观或客观根性感觉障碍为主。主观症状多于客观体征。早期神经根痛严重者 ,后遗根性感觉异常较多。结论 :该组病例远期预后良好 ,病程自限。病性较重者多数可遗留轻微局限性感觉异常或感觉减退 ,可能与广州管圆线虫蚴对脊髓后根神经髓鞘直接或间接损害以及虫体死亡后致局部肉芽肿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
陈景海  陈秀芸  王怡淳 《临床荟萃》1999,14(20):925-926
糖尿病并发脑神经病变临床上较少见,文献报道亦不多。近7年来,我院收住糖尿病患者833例,其中并发脑神经病变15例,并发率为1.8%(15/833),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男7例,女8例,年龄41~79岁,平均57.7岁。依据1997年全国糖尿病研究专题会议诊断标准,均可诊为糖尿病Ⅱ型。15例患者空腹血糖10.5—47.23mmol/L,平均16.4mmol/L,尿糖+~(?);2例首发以面神经麻痹就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