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南昌市一起农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调查,了解农村疫情传播可能的危险因素,分析和比较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性。 方法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大数据轨迹开展病例调查,用病例关系示意图展示传播关系。结果 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续发率分别为45.45%和12.50%,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77),罹患率分别为27.27%和0%,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25);核酸全员筛检前后新冠病毒感染率分别为0.49%和0%,两者有统计学差异(〖XC小五号.EPS;P〗=7.09,P=0.008);确诊病例发病前5天和无症状感染者具有传染性;农村居民串门聊天、聚众打牌等行为可能促进农村疫情的传播。结论 此次疫情因病例B引起,轨迹大数据分析可帮助寻找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可能弱于确诊病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南昌市活禽市场管理措施实施情况,活禽职业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市场禽流感病毒污染现状。方法 采用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法(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 sampling,PPS)抽取南昌市76家活禽市场及其职业人群作为调查对象。自制问卷收集活禽市场管理措施实施情况、活禽职业人群的人口统计学和职业暴露信息。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环境标本禽流感病毒核酸并分型。结果 76家市场中,55.26%(42/76)实施一日一清洗;76.32%(58/76)实行一周一消毒;97.37%(74/76)现场宰杀活禽;69.74%(53/76)活禽存栏过夜。390名从业人员的平均累计职业暴露时间为13.00年(6.12~20.00年),主要暴露方式为宰杀(72.56%)和销售(55.90%);11.79%近期接触过病死禽。474份环境标本中,75(15.82%)份A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其中H9阳性44份,H5阳性16份,H7阳性11份,H10阳性2份。结论 南昌市活禽市场禽流感防控措施未充分落实,市场禽流感病毒污染较为严重,提示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防控措施实施力度,降低活禽职业人群和市场顾客的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在出现人感染H10N8禽流感疫情后,南昌市高校大学生的反应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采取集中式调查,分析不同性别、不同院校学生对人感染H10N8禽流感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结果共获得有效问卷486份。在认知方面:大学生对人感染H10N8禽流感的传播途径认知的86例,占17.70%;知道高发季节的71例,占14.61%;知晓预防控制方法的为82.9%~96.1%。在态度方面:74.1%(360/486)的学生认为应"加强防范和保持正常生活",89.9%(437/486)的学生不过分地担心"自己感染H10N8病毒"。在行为方面:9.7%(47/486)的学生选择"取消一切旅游计划",8.0%(39/486)的学生选择"避免吃一切禽肉",10.7%(52/486)的学生选择出现临床症状后"不做任何医学处理",约90%的学生能做出理性的选择。结论大学生能够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平台,掌握预防控制措施,保持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相似文献   
4.
细菌耐药性是目前各领域使用抗生素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也是一项紧迫的全球公共卫生难题。候鸟携带的耐药菌及耐药基因不仅与临床用抗生素相关,农药、兽药的使用以及药厂周围环境的污染也为主要原因。近年来,有关候鸟体内携带耐药基因的研究逐渐在全球各地报道。候鸟具有活动范围大、飞行距离远等特点导致候鸟中细菌耐药的复杂性。此外,受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细菌中携带的耐药基因通过可移动元件在人类、家畜、环境和候鸟之间形成物种间传播,但是候鸟相关的耐药问题常常被我们所忽视。本文总结当前各地候鸟携带耐药菌抗生素耐药情况、所携带的耐药基因情况以及候鸟耐药与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目前研究显示多种类型的候鸟体内都携带耐药菌,主要为大肠杆菌。候鸟体内的耐药菌已呈现出多重耐药性,并将含有的耐药基因随迁徙活动以及人为因素等影响传播到各地。因此,有必要监测候鸟的相关耐药问题。本文为探究候鸟作为宿主和载体在抗生素耐药性全球传播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分析2005-2016年南昌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肾综合征出血热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南昌市2005-2016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资料,分析该病种三间分布,运用自回归滑动平均混合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 rated moving average, ARIMA)预测2017年南昌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每月发病人数。 结果 南昌市2005-2016年共报告肾综合征出血热591例,死亡8例;年发病率波动在0.60/10万~1.37/10万之间,发病率呈下降(2005-2008年,χ2趋势=13.586,P<0.001)、上升(2008-2013年,χ2趋势=16.316,P<0.001)再下降(2013-2016年,χ2趋势=4.728,P=0.030)过程;发病主高峰在11月至次年1月,次高峰为4-6月,发病数分别占病例总数的43.49%(257/591)和32.32%(191/591);男女发病性别比为2.18∶1;发病地区前四位依次是新建、安义、进贤和南昌县,病例数占全市的84.26%(498/591);10~69岁年龄段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95.09%(562/591),其中30~59岁年龄段为高发人群;农民和学生病例分别占55.33%和10.49%。ARIMA模型最终拟合为ARIMA(1,0,0)(0,1,1)12,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5.63%。 结论 2005-2016年南昌市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波动在0.60/10万~1.37/10万之间,以农民和学生病例居多;ARIMA模型能较好预测南昌市HFRS的逐月发病数。  相似文献   
6.
了解南昌市女性青少年学生吸烟现状及其尝试吸烟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学校控烟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南昌市的中学和大学抽取1 811名在校女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所有相关因素先单因素分析进行筛选,将P<0.05的因素纳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青少年女生的尝试吸烟率为17.74%(312/1 767),现在吸烟率为2.09%(37/1 767),现在常吸烟率为0.62%(11/1 767).尝试吸烟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18岁、学习成绩差、母亲吸烟、好朋友吸烟、认为女性吸烟有魅力、听说过女士香烟、认为吸烟对交友无影响、认为教师可以吸烟等8项因素(OR值分别为1.51,2.19,2.40,2.31,1.58,1.95,1.81,2.02,P值均<0.05).结论 南昌市女性青少年学生尝试吸烟与自身情况、吸烟相关态度以及家庭学校社会环境有关.应严禁女士香烟广告促销,在学校采取严格的控烟措施,家长特别是母亲要以身作则,不能在女儿面前吸烟.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与分析南昌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体系建设现状,为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设计调查表,对疾控机构体系建设进行调查并综合分析。结果南昌市疾控机构工作人员以业务人员居多,占79.34%;职称以主管医(技)师居多,占30.44%;学历以本科和大专居多,占52.2%;各级疾控机构用房均得到改善;但是政府对疾控机构的业务经费投入相对不足。结论全市疾控机构体系建设呈现不平衡发展状态,市级与县(区)级、城区与农村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直播课堂模式对流感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通过与教育部门合作,共收集南昌市初中、小学及幼儿园共3404所,调查学生家长108 434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使用微信直播课堂进行授课干预前后调查对象对流感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结果共收集到干预前问卷108 434份,干预后问卷37 749份。干预前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正确态度持有率、正确行为持有率分别为14.45%、57.74%和40.46%,分别低于干预后的40.04%、75.85%和3.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微信直播课堂"健康促进模式能有效提高公众"知信行",是一种有效的健康知识宣传方式,可顺应时代发展,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DNA依赖蛋白激酶(DNA-PK)抑制剂NU7026和渥曼青霉素(Wortmannin)对1,4-苯醌(1,4-BQ)诱导的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HL60细胞分为染毒组(0、5、10、25和50μmol/L1,4-BQ染毒24 h)和NU7026 、Wortmannin预处理组(10μmol/L NU7026、25μmol/L Wortmannin分别预处理1h后以0、5、10、25和50 μmol/L 1,4-BQ染毒24 h),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双染法和DNA Ladder法分析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将HL60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NU7026处理组(10 μmol/L)、Wortmannin处理组(25 μmol/L)、1,4-BQ染毒组(10 μmol/L)、NU7026+1,4-BQ组(10μmol/L NU7026预处理1h,以10 μmol/L 1,4-BQ染毒24 h),25 μmol/L Wortmannin+1,4-BQ组(25μmol/L Wortmannin预处理1h,以10 μmol/L 1,4-BQ染毒24 h),用real-time PCR法检测Bax mRNA基因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HL60细胞的p53蛋白表达.结果 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双染法结果显示,NU7026+10 μmol/L 1,4-BQ处理组细胞凋亡率为17.6%±1.19%,Wortmannin+ 10μmol/L 1,4-BQ处理组细胞凋亡率为15.2%±1.22%,两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10 μmol/L 1,4-BQ染毒组(6.3%±1.04%);NU7026+25tμmol/L1,4-BQ处理组细胞凋亡率为46.2%±3.55%,Wortmannin+25 μmol/L1,4-BQ处理组细胞凋亡率为26.9%±2.62%,两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25 μmol/L 1,4-BQ染毒组(14.1%±1.54%);NU7026+50 μmol/L1,4-BQ处理组细胞凋亡率为61.8%±1.78%,明显高于50 μmol/L1,4-BQ染毒组(35.9%±4.51%),以上各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NA Ladder法结果与流式细胞仪检测数据基本一致.与NU7026组和1,4-BQ染毒组比较,NU7026+1,4-BQ组Bax mRNA表达水平升高;与Wortmannin组和1,4-BQ组比较,Wortmannin+1,4-BQ组Bax mRNA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HL60细胞不表达p53蛋白.结论 DNA-PK抑制剂NU7026和Wortmannin促进1,4-BQ诱导的非p53依赖的HL60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南昌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现况。方法参照考核标准,采取查阅资料、实地调查和现场测试等方式,对南昌市15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医疗机构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缺乏;临床医生缺乏对预防控制相关知识的储备和理解;医疗机构重医轻防,奖惩机制不到位,工作人员积极性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执行效果差。结论需要建立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中心、以医疗机构为疾病监测哨点和临床救治技术支撑的防控系统团队,促进医防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