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通过对比320排螺旋CT冠脉成像(冠脉CTA)与冠脉造影(CAG)的结果,探讨其评估冠脉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9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先行冠脉CTA筛查,经其诊断为重度狭窄或闭塞的31例患者在1个月内行CAG检查,分析比较冠脉CTA对冠脉不同狭窄程度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评估其精确率。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行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获得良好的三维重建。冠脉CTA对于评估正常或重度狭窄的冠脉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冠脉CTA对冠脉不同狭窄程度判断的精确率达73.4%。结论 320排螺旋CT冠脉成像是一种比较可靠、简便而且安全的冠脉病变无创检查手段,对冠脉病变的评估较准确,可以作为可疑冠心病患者的一种筛查与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实时荧光PCR探针法和DNA测序法检测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CYP2C9)和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1(VKORC1)基因多态性的一致性,建立适用于临床推广的华法林基因多态性检测的方法。方法:本研究随机收集清远市人民医院20例就诊患者的全血标本,应用实时荧光PCR探针法和DNA测序法检测其CYP2C9和VKORC1基因的多态性,结果运用Excel软件统计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对CYP2C9和VKORC1基因多态性的检测结果一致,且实时荧光PCR探针法比DNA测序法更简易、经济、快捷。结论:与DNA测序法相比,应用实时荧光PCR探针法检测CYP2C9和VKORC1基因的突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适用于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hsCRP、apoB/apoA1、血脂表达与早发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纳入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早发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因胸痛同期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脉病变为阴性的118例非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抽取空腹肘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糖(GLU)、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尿酸(UA)、血肌酐(Scr)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早发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独立影响因素,分析hsCRP、apoB/apoA1、血脂表达与早发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结果两组年龄、体质指数(BMI)、UA及糖尿病病史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男性、吸烟史、饮酒史、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病史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Scr、GLU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LDL-C、apo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hsCRP、TC、TG、non-HDL-C、apoB/apoA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poA1、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男性、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外,hsCRP、TG、HDL-C、non-HDL-C、apoA1、apoB/apoA1均为早发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hsCRP、TG、non-HDL-C、apoB/apoA1在早发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水平明显升高,apoA1、HDL-C在其外周血中明显降低,上述因子可作为该病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比320排螺旋CT冠脉成像(冠脉CTA)与冠脉造影(CAG)的结果,探讨其对可疑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29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先行冠脉CTA筛查,经冠脉CTA检查诊断为重度狭窄或闭塞的31例患者在1个月内行CAG检查,分析比较冠脉CTA对冠脉不同狭窄程度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评价其与CAG对冠心病诊断的吻合度.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行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获得良好的三维重建.冠脉CTA对冠脉不同狭窄程度判断的精确率达73.4%.冠脉CTA对于评估正常或重度狭窄的冠脉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冠脉CTA与CAG对冠心病的诊断有较高的吻合度.结论 320排螺旋CT冠脉成像是一种比较可靠、简便而且安全的冠脉病变无创检查手段,对冠心病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度,可以作为可疑冠心病患者的一种筛查与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阿托伐他汀钙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例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治时间集中在2014年6月~2015年10月,动态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24hSBP指标、24hDBP指标、24hSBPV指标、DBPV指标、尿微量白蛋白指标、Hcy指标、TC指标、TG指标、LDL-C指标、HDL-C指标、FBG指标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病理性肛裂组织切除治疗慢性肛裂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接受病理性肛裂组织切除手术46例慢性肛裂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疼痛评分、手术前后肛管静息压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35.91±12.35)min,术中出血量(7.33±3.48)mL。术后出现尿潴留4例(8.70%),切口感染1例(2.17%),未出现切口出血、肛门失禁等并发症。术后24 h疼痛评分(3.43±0.91)分,术后48 h疼痛评分(3.00±0.73分,术后72 h疼痛评分(2.22±0.76)分,术后1周疼痛评分(0.67±0.63)分。术前肛管静息压(19.86±2.24)kPa,术后3周肛管静息压(10.396±1.97)kP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创面愈合时间为(24.26±5.14)d。本组患者治愈42例(91.30%),好转4例(8.70%),有效率100%。中位随访时间8.2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 病理性肛裂组织切除术治疗慢性肛裂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照比较托拉塞米与呋塞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水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IV 级患者106 例,随机分为2 组,在对两组常规用药的基础上(ACEI/ARB、β受体阻滞荆、螺内酯、地高辛),对观察组53 例采用托拉塞米10-20mg 辅助治疗,对照组53 例采取呋塞米20-40mg 辅助治疗,连用7 天.结果:给药前后患者心率、呼吸、心电图、血流动力学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差异,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 小时尿量、测定用药前后血电解质水平及心功能分级评定.结果 治疗24 小时后托拉塞米组尿量明显增加(3462±312.7)ml/d,多于呋塞米组(2682±285.4)ml/d,托拉塞米组和呋塞米组24h 尿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h 后两组血钾均降低,但托拉塞米组血钾降低水平要明显低于呋塞米组(P〈0.05).两组对血钠、血肌酐的影响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 天后两组心功能分级改善总有效率托拉塞米组(94.3%)明显高于呋塞米组(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拉塞米辅助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疗效肯定,在心功能、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和利尿作用的改善明显优于呋塞米.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低压气腹腹腔镜技术在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4例老年急性阑尾炎,常规气腹腹腔镜技术治疗组52例,低压气腹腹腔镜技术治疗组5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对二氧化碳分压(PaCO2)、N端脑钠肽(BNP)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阑尾切除,无中转开腹。低压气腹组平均手术时间36.6±0.3 min与常规气腹组33.7±11.2 min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17);低压气腹组术中平均出血量40.1±5.3 mL较对常规气腹组38.5±4.3 mL增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压气腹组住院时间3.2±1.2 d,较常规气腹组4.5±1.3 d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压气腹组术后并发症2例,与对照组8例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6)。常规气腹组术后PaCO2和BNP均较实验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压气腹腔镜在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方面疗效确切,有利于术后快速康复及减少对心肺功能的影响,值得进行临床试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1例由某医学院校2006级多名实习同学亲身经历案例发生过程的逐层阐述和剖析,管中窥豹地展示、分析目前医疗行业的高风险状况,以期给即将走上临床岗位的准医生们敲响警钟,在实习过程中密切注意防范医疗风险,积极提高医患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