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性自体输血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性自体输血在外科大手术中的应用及机制。方法:40例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手术台上按8—12ml/kg放血并按1:0.5快速补充胶体液和晶体液,在手术将结束前把血回输。对照组按常规手术。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未再输异体血,对照组20例术中均输异体血,其中8例术后再输血,2例出现输血发热反应。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的血红蛋白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性自体输血在外科大手术中能节省库用血,减少血源性传播疾病,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其疗效确切,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青年脑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学良  陈汉杰 《广东医学》2006,27(6):865-866
目的 探讨青年脑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80例青年脑出血患者(≤45岁)的病史[高血压、血管畸形、糖尿病、心脏病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血脂异常史及家族史]及嗜好(吸烟、饮酒).结果 高血压、血管畸形为青年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而糖尿病、心脏病和TIA史并非青年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高血压是青年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脑血管畸形居第2位,高胆固醇血症、吸烟、饮酒及家族史与脑出血的发病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2003-2005年湛江市驻赤坎区医疗单位消毒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湛江市驻赤坎区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状况。方法统计分析2003-2005年湛江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驻赤坎区医疗机构进行消毒监测的数据。结果2003-2005年驻赤坎区医疗机构消毒监测样品总合格率依次为76.2%、80.7%和84.5%,市及以上、区级和个体诊所消毒监测样品合格率分别为92.0%、87.1%和72.8%;各类监测样品中以医用压力蒸汽灭菌器合格率最高(98.1%),最低为室内空气,合格率仅为26.0%。结论赤坎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偏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研究纳洛酮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6年2月—2009年4月收治的1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吸氧、脱水、抗感染等治疗,治疗组在给予上述治疗同时给予纳洛酮治疗(纳洛酮2mg加入生理盐水48mL中,微量泵控制静脉输注,速度:4mL/h,1次/d,疗程7~14d)。两组治疗前后均给予Glasgow评分、NDS评分、意识恢复时间、肌力恢复时间等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Glasgow评分、NDS评分、意识恢复时间、肌力恢复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纳洛酮能有效阻断和逆转β-内啡肽的毒性作用,拮抗β-内啡肽所致的脑缺血区域血流下降,提高脑组织供养状态,改善细胞能量代谢,从而促进脑细胞、脑组织功能恢复,对治疗脑梗死有很好的疗效[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研究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可行性。方法我院神经内科收治80例72h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常规组,各40例,两组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降压、降糖、调血脂、抗血小板聚集或抗凝药物、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细胞药物),但治疗组加用尤瑞克林0.15PNA单位静脉滴注,每131次,连用1~2周,丁苯酞软胶囊每次2片(0.1g,粒).每日3次于治疗前后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不良反应事件。结果两组治疗前后3d、7d、14d、28d、90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90d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更明显,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常规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结论尤瑞克林治疗能降低脑卒中发病率,有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安全性可以肯定。  相似文献   
6.
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是外科危重病之一,也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我们自1990~1997年共收治消化性溃疡并大出血82例,经治疗效果确切、满意。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经胃纤镜或手术证实。其中男性67例,女性15例;年龄20~83岁,平均45.3岁。本组病例中有溃疡病史占74例,病程5个月~30年。中位数1年10个月。其中十二指肠溃疡54例,胃溃疡20例,复合性溃疡6例,吻合口溃疡2例,溃疡面直径>2cm17例。临床表现以便血为主71例,呕血占9例,入院时血红蛋白<7.0g/L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阿加曲班治疗,观察组给予丁苯酞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2.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14 d后的NIHSS评分分别为(10.28±1.76)、(5.11±1.7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2.74±2.19)、(7.32±2.1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s-CRP(6.41±1.52)mg/L,TNF-α(24.18±5.72)ng/L, IL-6(13.72±2.25)ng/L均低于对照组的(8.36±1.27)mg/L、(30.61±4.28)ng/L、(17.63±2.54)n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丁苯酞联合阿加曲班治疗,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3月—2010年5月间经MRI或CT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单纯给予降纤酶,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丁苯酞联合降纤酶治疗,治疗30天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恢复快,比单纯使用降纤酶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降纤酶和血栓通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2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血浆纤维蛋白原(Fg)含量变化的比较。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71.6%,明显优于对照组显效率的46.7%,差异有显著性(P<0.01);NDS减分幅度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Fg水平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Fg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