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7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7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双一流”医科院校建设旨在培养具有高尚职业素养、扎实的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探索能力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是所有医学相关专业的必修实验课程,是医学院学生掌握和应用生物化学理论知识、训练实验技能、培养科研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之一。2018年,湖北医药学院正式进入湖北省“双一流”建设方阵,学校进一步加速了医学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建设。笔者根据“双一流”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创新探索能力强的医学人才的要求,针对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和教学培养方式单一等不足,探索了一条加强实验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和优化双向教学评价体系的综合建设体系。文章基于湖北医药学院近五年双一流建设实践,对医学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优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收集30例胡蜂蜇伤患者和10例健康人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33(IL-33)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胡蜂蜇伤组血清IL-6、IL-8、IL-33水平均升高(P0.05);与胡蜂蜇伤非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组比较,MODS组血清IL-6、IL-8水平升高(P0.05);MODS评分与血清IL-6、IL-8水平呈正相关(P0.05)。提示IL-6、IL-8可能协同参与胡蜂蜇伤并发MODS的过程,早期检测患者血清IL-6、IL-8水平,对于预测MODS的发生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鉴定新型蝎毒免疫活性肽。方法:从海南斑等蝎(Isometrus maculates)毒腺组织c DNA文库中筛选和分离蝎毒肽基因,通过GST融合蛋白表达纯化、肠激酶酶切和高压液相色谱(HPLC)分离的方法,获得色谱纯重组蝎毒活性肽,酶联免疫吸附(ELISA)实验检测细胞因子,鉴定免疫调节活性。结果:筛选得到一个新的蝎毒活性肽基因Im169,其编码的成熟肽由29个氨基酸组成,其中含有6个半胱氨酸。Im169多肽对T淋巴细胞IL-2、TNF-α和IFN-γ等细胞因子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作用呈浓度依赖性(P<0.05)。序列分析显示:Im169多肽和蝎钾通道毒素的相似性最高,提示其是一个潜在的钾通道毒素多肽。功能机制分析显示:Im169多肽通过抑制T细胞表面的钾通道,从而发挥免疫抑制功能。结论:发现了一个新的蝎毒免疫调节肽,丰富了对蝎毒活性肽的功能认识,为自身免疫疾病的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多肽模板。  相似文献   
4.
通过胡蜂毒腺组织的全转录组测序技术,构建黑胸胡蜂毒腺组织cDNA的序列信息库。根据毒素蛋白质研究提供的一小段蛋白质序列,将本地Blast技术和分子克隆技术结合在一起,克隆得到黑胸胡蜂毒液蛋白磷脂酶A1的基因序列,命名为VT-1;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VT-1的蛋白质序列和三级结构。序列分析显示,VT-1蛋白质与已发现的磷脂酶A1蛋白同源,属于磷脂酶A1家族成员;结合VT-1和其它已经报道的磷脂酶A1序列,采用空间结构预测和序列比对方法发现,磷脂酶VT-1盖结构域中含有保守谷氨酸(E),在Ca2+存在下,可能增强VT-1的磷脂酶活性,提高毒性。根据磷脂酶VT-1盖结构域中谷氨酸(E)保守性,设计2个VT-1的减毒抗原。为靶向黑胸胡蜂磷脂酶A1的抗毒血清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2年8月至2017年11月共714例秦巴山区胡蜂蜇伤患者心肌酶谱检测数据的变化,结果显示,心肌损伤是胡蜂蜇伤患者的早期临床表现之一,24 h可达峰值,且与蜇伤针数具有量效关系。提示胡蜂蜇伤患者会早期出现心肌损害,需尽早关注。  相似文献   
6.
对2002—2017年秦巴山区胡蜂蜇伤患者肝功能变化及其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胡蜂蜇伤后女性更容易出现肝功能异常(P<0.01);男性和女性患者均以胆红素和转氨酶同时升高为主,但女性患者的比例更高(P<0.01);女性患者发生肝细胞性黄疸的比例高于男性(P<0.01)。患者肝功能与蜇伤针数具有相关性(P<0.01)。临床上可对胡蜂蜇伤女性患者及蜇伤针数超过10针的患者多加重视。  相似文献   
7.
对2012—2017年收治的714例胡蜂蜇伤患者进行筛选,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90例按照是否发生急性肾损伤(AKI)分为AKI组(72例)和非AKI组(418例),分析两组一般情况、辅助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胡蜂蜇伤致AKI的危险因素。与非AKI组比较, AKI组患者年龄大、器官功能损害严重、病死率高。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蜇伤伤口数量、首次就诊时间、蜇伤部位、血红蛋白水平、蜇伤后24 h内补液量等是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AKI组的死亡率、住院时间显著大于非AKI组。首次就诊时间过长、多处蜇伤、贫血、头部蜇伤、蜇伤后24 h内补液量偏少是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胡蜂蜇伤患者早期治疗,积极预防AKI的发生,对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回顾性分析秦巴山区2002—2017年收治的507例胡蜂蜇伤病例。结果显示,2013年发病人数最多,多发于9~10月。好发于男性,年龄集中于41~60岁。蜇伤部位多以头颈部为主,一天中蜂蜇伤多发于上午,蜇伤针数以10针以内的最多。病例多于1~6 h内就诊,大多为转诊病例。26例死亡病例中,蜇伤针数大于30针、1~6 h入院及转诊的病例死亡率最高。患者自行处理伤口方式多为碱性液体清洗伤口。该地区多为群蜂蜇伤,应普及预防急救措施,以期降低胡蜂蜇伤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分析我院收治的714例胡蜂蜇伤患者24 h内凝血功能检测结果,提示蜂蜇伤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蜇伤针数及临床危重程度相关,凝血功能的检测对患者伤情和预后的判定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