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次生产物淫羊藿次苷Ⅰ,宝藿苷Ⅰ和脱水淫羊藿素的制备及HPLC含量测定法。方法通过酸解法、酶解法或酸解-酶解结合法制备淫羊藿苷次生产物。建立HPLC法同时检测3种淫羊藿苷次生产物的含有量,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70∶30);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70 nm。结果硫酸水解淫羊藿苷可获得淫羊藿次苷Ⅰ,β-葡萄糖苷酶水解法可获得宝藿苷Ⅰ,酶解-酸解结合法可制备脱水淫羊藿素。该含量测定法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大于98%,RSD在1%以下。结论该制备方法操作简便、得率高,产物分离纯化步骤较简便,纯化产物纯度高。HPLC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淫羊藿苷次生产物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 (PTTG1)在miR-362-3p作用下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Cal-27、 HN-30侵袭以及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生物信息学在线数据库查询PTTG1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中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实验检测PTTG1在Cal-27、HN-30以及HOK细胞系中的表达。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及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细胞增殖实验检测PTTG1对Cal-27、HN-30细胞迁移、侵袭、增殖的影响。生物信息学在线数据库预测PTTG1的上游miRNA,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结合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该miRNA在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ENCORI数据库结果显示PTTG1在OSCC组织中表达上调;Western blot实验显示Cal-27、HN-30细胞中PTTG1表达量较HOK细胞中高。转染Si-PTTG1质粒的Cal-27、HN-30细胞的迁移能力、侵袭能力和细胞增殖能力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通过网站预测出PTTG1的上游miRNA为miR...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检测在产科中的应用。方法以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进行的荧光HPV筛查的3143人次中1567例女性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妊娠组(691例)和非妊娠组(876例)。对比两组HPV的阳性检出率;并对妊娠组中HPV阳性组和阴性组的母婴结局进行对比;对比妊娠组中HPV分型检测与细胞病理学检查结果,并评价两种检测方法在评价预后方面的作用。结果①妊娠组HPV阳性检出率为33.2%明显高于非妊娠组的16.9%,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妊娠组中HPV阳性组孕妇和新生儿的发病率分别为44.9%、14.4%,明显高于HPV阴性组的8.6%和1.7%,(P〈0.01);③妊娠组中HPV阴性组中检出率仅为9.3%明显低于低危组的47.3%(P〈0.05);并且两组均明显低于高危组68.3%(P<0.05)。④治疗后的HPV分型检测鉴别复发性CIN的敏感性优于细胞学检测(P〈0.05)。结论妊娠是HPV感染的高危因素,易诱发尖锐湿疣、宫颈癌等,严重危害母婴健康,HPV分型检测能提高检出率,使患者得到尽早的处理,保证预后。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研究探讨超敏肌钙蛋白Ⅰ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2010年10月至2013年6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发作<6小时的患者中选取11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成年人1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中肌钙蛋白Ⅰ(cTnⅠ)和超敏肌钙蛋白Ⅰ(hs-cTnⅠ)含量,并对比观察组患者cTnⅠ和hs-cTnⅠ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灵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TnⅠ和hs-cTnⅠ含量分别为(24.82±17.53)μg/L和(12.43±9.26) μμg/L,健康对照组血清中cTnⅠ和hs-cTnⅠ含量分别为(0.1±0.102) μg/L和(0.025±0.019)μg/L,两组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TnⅠ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灵敏度为74.54%,显著低于hs-cTnⅠ的灵敏度9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钙蛋白Ⅰ和超敏肌钙蛋白Ⅰ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中均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但超敏肌钙蛋白Ⅰ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灵敏度更高,可以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IBM模式下延续护理对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3月50例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延续护理方案。将2017年4月~2018年3月50例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患者纳入观察组,实施IBM模式下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护理前(P 0. 05),观察组干预后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护理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护理前(P 0. 05),干预组护理后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IBM模式下延续护理有利于提高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注射器代替负压吸引装置对伤口愈合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伤口护理中心就诊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负压吸引装置进行伤口护理,观察组采用注射器对伤口愈合进行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治疗后3周观察组伤口温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周观察组伤口p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伤口愈合时间和自拟症状评分的情况,发现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而治疗后自拟症状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时间以及治疗费用情况,结果发现观察组康复时间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治疗费用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器代替负压吸引装置对伤口愈合进行护理,减少了伤口与外界接触的面积,防止感染,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产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强心苷类药物地高辛和欧夹竹桃苷的抗病毒能力。方法 采用人肺泡腺癌基底上皮细胞(A549细胞)和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利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法)确定强心苷类药物地高辛和欧夹竹桃苷的细胞毒性,利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地高辛、欧夹竹桃苷对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和脑心肌炎病毒(EMCV)以及仙台病毒(SeV)和甲型流感病毒(H1N1)复制的影响。利用天然的IFN信号通路缺陷的vero细胞结合荧光显微技术、RT-qPCR、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地高辛、欧夹竹桃苷抗病毒的作用机制是否依赖IFN信号通路。在敲低钠钾腺苷三磷酸(ATP)酶α1亚基(ATP1A1-shRNA)的vero细胞中,通过RT-qPCR、蛋白免疫印迹法等检测细胞内病毒复制及细胞的抗病毒IFN反应。结果 地高辛和欧夹竹桃苷可抑制VSV、H1N1、SeV和EMCV基因表达;结合使用IFN缺陷的vero细胞证明地高辛和欧夹竹桃苷发挥抗病毒作用不依赖于IFN信号通路;在敲低ATP1A1的vero细胞中,地高辛和欧夹竹桃苷不再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结论 地高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剂量琉唑嘌呤(Azathioprine,AZA)治疗顽固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4月一2012年1月于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诊治的采用小剂量AZA治疗的47例顽固性UC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分析总结AZA治疗顽固性U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47例顽固性UC患者中,28例为中度活动UC,19例为重度活动UC。采用AZA治疗时间为8周~44个月,平均剂量为(1.21±0.41)mg/(kg·d)。参考MAYO活动指数评分评定疗效,在治疗后3个月、半年、1年的有效率分别是72.3%(34/47)、80.4%(37/46)、93.0%(40/43),缓解率分别是19.1%(9/47)、56.5%(26/46)、76.7%(33/43)。经AZA治疗6个月和1年后血沉和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经AZA治疗6个月及1年后,经内镜检查评定有效率分别为84.8%(39/46)、86.0%(37/43),缓解率分别为63.0%(29/46)、74.4%(32/43),黏膜愈合率分别为63.0%(29/46)、74.4%(32/4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9%(11/46),主要为白细胞减少。结论小剂量AZA在顽固性UC的治疗中疗效满意,有效率及黏膜愈合率较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南美洲寨卡病毒(Zika virus)流行,同时该地区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新生儿小头畸形发病率明显升高。截至2016年3月,疫情共波及美洲33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9万人疑似感染。另外,欧洲、亚洲诸国也均有输入性病例的报道。妊娠寨卡病毒感染与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这已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密切关注。寨卡病毒影响胎儿神经系统发育的机制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条途径:①寨卡病毒可通过血-胎盘屏障,且病毒具有嗜神经性,直接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②寨卡病毒通过其他介质间接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如通过胎儿炎症反应介质或免疫交叉反应产生的抗体等。虽然具体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现阶段及时阐明妊娠寨卡病毒感染对胎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及防控该病毒在中国境内的传播,将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和长远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