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原发性高血压(EH)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几十年来医学界一直特别关注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近20年来,降压药新品种新剂型不断问世,与传统降压药物相比更安全,更持久,更有益,笔者自1999年底以来,应用新型钙离子拮抗剂非洛地平,缓释片(FDER)治疗EH患者2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2000年8月12日凌晨2时,我院接诊了3例因食用空心菜而引起的食物中毒病例,经抢救治疗,证实系有机磷农药中毒,  相似文献   
3.
2004年10月26日某市化工有限公司发生一起疑似急性职业中毒死亡事故,死亡1人,27日我们赴事发现场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对145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74例服维斯胶囊,71例服吉非贝齐作对照。4周及8周后两组TC分别下降16%,21%和11%,15%,TG分别下降6%,11%和33%,42%;HDL-C分别上升5%,10%和7%,10%,LDL-C分别下降24%,28%和10%,14%。各自治疗前后相比:维斯胶囊对TC(P<0.01),LDL-C(P<0.01),HDL—C(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对比,维斯胶囊对降低TC,LDH-C优于吉非贝齐(P<0.01);两药对升高HDL-C无显著差异(P>0.05);维斯胶囊对降低TG效果不如吉非贝齐(P<0.01),维斯胶囊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维斯胶囊是一种降低TC,LDL-C的高效中成药,但对降低TG无效。  相似文献   
5.
联用卡托普利、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疗效观察湖南省桃江县人民医院(413400)陈卫钦龚志华詹尽忠慢性充血性心衰(CHF)临床常见。我院自1995年8月至1996年11月对住院与门诊CHF病人联用卡托普利、美托洛尔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现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40例伴随不同程度动脉硬化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测及血清CRP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0例高血压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者28例,无颈动脉粥样硬化者12例;同时颈动脉粥样硬化者的血清CRP平均水平明显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者(t=6.232,P<0.05)。而在颈动脉粥样硬化者中,有颈动脉斑块的患者血清CRP显著高于颈动脉内膜(IMT)增厚患者(t=4.362,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的CRP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的CRP水平有助于动态评价病情变化和判断临床预后,可作为高血压患者预后不佳发生的重要预测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卡托普利加氨酰心安治疗急性心肌梗塞远期疗效桃江县人民医院(413400)丁建成陈卫钦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410008)谢秀梅自1992年3月至1995年3月,作者等对81例心肌梗塞(AMI)住院病人进行为期2年的跟踪观察,发现持续口服卡托普利加...  相似文献   
8.
职业中毒与心血管系统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许多职业危害因素均可引起靶器官损害,同一毒物可作用于1个或多个靶器官,而不同毒物又可作用于同一靶器官,心血管系统是职业危害因素作用的靶器官之一,如化学物、物理因素、粉尘等均可损害心血管系统,其中以化学物最为常见,但心血管系统损害在职业中毒病人临床表现中多不突出或被其他系统损害的突出表现所掩盖,因而,特别值得警惕,以免误诊、漏诊,贻误抢救与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对H-FABP的临床价值做出正确的评价和分析.方法 选择120例急性胸痛患者,按胸痛发作时间分为三组:甲组,<3h;乙组,3~6 h;丙组,>6 h,检测三组患者血清中CK-MB、cTnI以及H-FABP水平的变化,比较它们在AMI早期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①甲组显示,H-FABP对AMI诊断的敏感性为90.3%,明显高于CK-MB的9.2%和cTnI的45.7%,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检测H-FABP对AMI诊断的特异性为84.3%,与CK-MB(88.3%)和cTni(87.5%)比较,无明显差别,其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②乙组显示,H-FABP对AMI诊断的敏感性为99.2%,明显高于CK-MB的55.3%和cTnI的65.2%,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检测H-FABP对AMI诊断的特异性为94.3%,与CK-MB(88.8%)和cTnI(94.5%)比较,无明显差别,其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③丙组显示,H-FABP对AMI诊断的敏感性为88.5%,与CK-MB的90.2%和cTnI的76.3%相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显著性(P>0.05);检测H-FABP对AMI诊断的特异性为94.3%,与CK-MB(94.8%)和cTnI(99.5%)比较,无明显差异,其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H-FABP水平检测对AMI早期诊断有很高的敏感性,明显优于传统的CK-MB和cTnI,但特异性与传统的CK-MB和cTnI相比,并无多大差别.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血脂异常的概念、临床分类、致病机制以及近年来对其的临床病学研究及防治措施进行了阐述,为今后对血脂异常预防及治疗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