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鼻咽、口咽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鼻咽、口咽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CT影像特征。方法 对19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咽、口咽NHL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鼻咽、口咽NHL中,共有21个病灶,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较大软组织肿块,19/21密度较均匀,多呈轻、中度强化,其中6例病灶内出现小泡状低密度影。颈部淋巴结侵润形态多样,以密度与肌肉相仿、质地均匀的肿大淋巴结常见(5/11),邻近骨组织和颅底骨质侵犯少见(1/11)。结论 鼻咽、口咽NHL具有一定的CT影像特征。  相似文献   
2.
鼻腔恶性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鼻腔恶性肿瘤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 将 41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恶性肿瘤分为 2组 ,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0例鼻腔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NHL)中 ,17 2 0病变起源于鼻前庭或鼻前部 ,16 2 0鼻翼鼻背受侵 ,19 2 0病灶密度均匀 ,17 2 0骨质无异常或骨质呈虫蚀状或虚线样吸收。 2 1例鼻腔其它恶性肿瘤中 ,11 2 1全鼻道受侵 ,12 2 1双侧鼻腔受侵 ,17 2 1密度不均匀 ,16 2 1骨质破坏。结论 鼻腔NHL与鼻腔其它恶性肿瘤有明显不同的CT影像表现 ,其中病变密度、骨质改变、鼻翼鼻背受侵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CT表现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8例NHL的CT表现。结果 18例NHL中,14例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4例NK/T细胞性淋巴瘤,CT表现:(1)16例病灶起源于鼻前庭或鼻前部。(2)3例呈结节状局限于鼻前庭;10例弥漫性浸润生长,其中包括3例多中心型;5例混合性病灶。(3)病变密度均匀,仅1例增强后弥漫性浸润病灶内出现小片状低密度区。(4)9例骨质无异常改变,6例骨质破坏不明显,以虫蚀样、虚线样骨质吸收为主;3例出现明显骨质缺损。(5)13例放化疗综合治疗后,l0例病灶完全消失,2例明显缩小,l例变化不明显,鼻窦炎症加重。结论 鼻腔NHL具有一定的CT影像特征,CT扫描能准确显示病变的侵犯范围和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术后复发率达30%以上。术后复发的早期诊断对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极为重要。本文报告了41例直肠癌术后复发的CT表现,以期提高术后复发的诊断水平。 1.临床资料 41例中,男21例,女20例,年龄29~80岁,手术至CT扫描间隔时间为4月~5年。手术方法:37例采用Miles术,3例Dixon术,1例Hartmamn术。 CT机为以色列的Elsint 2400型,扫描时间2.1S,层厚、间距10mm,扫描基线为耻骨联合下缘,上界视病变范围及临床要求而定。15例盆腔轴位平扫加增强扫描,25例作直接增强扫描,1例平扫,增强使用65%An-giografin l00ml静脉团注(速率1.5ml/s),检查前3~4h口服1~2%的含碘对比剂600~800ml,女性病人置阴道塞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分析某医院核医学科工作人员8年外照射个人剂量以及职业健康状况,为医院核医学科放射防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个人剂量采用热释光剂量计LiF(Mg,Cu,P),体检资料采用省级行政部门认可的机构。结果 8年间该医院核医学科共监测放射工作人员92人次(普放科515人次)。该医院核医学科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值均高于诊断放射学工作人员(核医学科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43~0.94 mSv,普放科室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10~0.51 mS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职业健康体检结果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8年间该医院核医学科工作人员个人剂量人均值均低于管理目标值(5 mSv/年),明显高于普放科室人均剂量,放射人员健康状况良好,核医学科仍是医院需重点加强放射防护的部门。  相似文献   
6.
报告10例原发性气管癌X线分析,将气管体层摄影片上的表现归纳为:浸润型、肿块型,纵隔型。指出气管体层摄影较平片更能清楚地显示病变大小,部位,范围,外形以及有无纵隔浸润,淋巴结转移,在鉴别诊断中应主要与气管良性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求颈胸部 CT连扫时颈部较佳扫描参数组合 ,获得满意图像。方法 :30例分三组各 10例 ,按扫描野、扫描角度、图像矩阵等参数不同组合扫描成像并分析。结果 :扫描野大 ,椎骨横突后条纹伪影较严重 ,并可能有辐射状伪影 ,图像分辨率受到影响 ;扫描野小、扫描角度、图像矩阵小时 ,图像分辨率差。结论 :扫描野小、过角度扫描、图像矩阵大的参数组合 ,其扫描可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开展标准追踪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江苏省《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总则》(GBZ 112—2017)的普及,掌握和实施水平。方法 采用描述性、横断面研究设计,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江苏省20名职业病诊断医师,5名卫生监督人员以及156名放射工作人员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卫生监督人员标准知晓率(100.0%)和培训率(80.0%)均略高于职业病诊断医师(分别为75.0%和70.0%);网络宣传是卫生监督人员和职业病诊断人员的主要获得途径,参与率分别为(80.0%和55.0%)。两类人员对标准的多项指标认可度较高(均达到75.0%以上),但现阶段职业病诊断医师对标准的采用率仍然较低(仅为15.0%),卫生监督人员采用率为60.0%。放射工作人员对标准的知晓率和培训参与率均较高,但存在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高的现象。结论 加强多部门之间的培训沟通,提高网络宣传力度和质量,加大标准采用力度以及标准指标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咽部分为鼻咽、口咽、喉咽三部分,国内对鼻咽、喉咽病变已有较多研究,而对口咽部病变报道甚少,口咽是指软腭至会厌上缘(或舌骨)水平的一段咽腔,前上方经咽峡与口腔相通[1],临床肉眼检查及活组织检查方便易行,但对病变向深层组织的浸润及粘膜下的病变则难以准确地判断。本文回顾分析了25例口咽部恶性肿瘤的CT表现,结合文献探讨CT对口咽部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及限度。1 材料与方法1996-01~1998-09月共收集口咽部恶性肿瘤25例,均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其中鳞状上皮癌17例、淋巴瘤7例、腺泡细胞癌1例。25例中,男16例,女9例,年龄15~81岁,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分析未见明显肿块及钙化的乳腺癌的CR表现,以期提高认识,减少误漏诊。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而钼靶CR摄片未见明显肿块及钙化的21例乳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变位于右侧12例,左侧9例;局限性结构紊乱11例,非对称性密度增高8例,星芒征2例;肯定诊断5例,可疑诊断7例,误诊7例,漏诊2例,误漏率42.8%。结论:未见明显肿块及钙化的乳腺癌的主要表现是结构紊乱、非对称性密度增高、星芒征。诊断此类不典型乳腺癌时,要重视临床触诊,双乳摄片对照比较,注意观察间接征象,并结合超声及穿刺活检等其他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