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的安全问题也成为我们当下该重点探讨的问题.在2013年6月26日17点30分,本中心接到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办电话通报:6月26日下午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有20多名学生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不适症状在广西武警总队医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疑似食物中物,要求派人核实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接到报告后,立即报告城区卫生局,在城区卫生局指令下,我中心立即派出五名专业技术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经本中心调查,发病的29名学生均与6月25日在第一食堂进食晚餐有关,并从11份发病学生肛拭样品中有8份肛拭子及2份大便样品检测出副溶血性弧菌,证实为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这次事故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自愿咨询检测方法降低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性病高危行为和感染的效果.方法招募200名女性性工作者,为其提供自愿咨询检测干预措施和服务,同时提供性病治疗、业主支持等其它服务,干预6个月后,问卷调查和检测5种性传播疾病(STDs)发病率,比较女性性工作者知识、态度、安全套使用率和 STDs 的变化.结果干预后女性性工作者对性病症状和体征、HIV传播途径的认识得分和安全套的使用方法均明显提高,总得分从16.80提高到23.20,但安全套使用态度和用途认识的变化不大.持续安全套使用率从34.00%显著提高52.60%,性病总发病率从41.10%明显下降到29.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愿咨询检测可以有效地降低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性病高危行为和STDs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流动人口密集地区降低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性病高危行为健康教育干预的策略和评价效果。方法招募400名女性性工作者随机分到干预组与对照组,以自愿咨询检测(VCT)作为干预关键因素,同时提供性病治疗、业主支持等其他服务。干预6个月后,进行问卷调查和检测5种性传播疾病(STDs)发病率,比较两组女性性工作者知识、态度、安全套使用率和STDs的变化。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相关知识得分均有提高,艾滋病知晓错误的知识得到纠正。干预组每项得分提高更明显,且高于对照组,知识总得分从(16.8±4.3)分提高到(23.2±3.4)分,对照组知识总得分仅从(16.7±3.4)分提高到(17.9±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安全套使用态度和用途的认知变化均不大。干预后安全套使用率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2.6%和25.7%,且干预组安全套使用率提高更明显。性病总发病率对照组高于干预组近12%,分别为41.0%和29.1%。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以VCT为关键措施的综合策略可以有效地降低性服务行业艾滋病性病高危行为和STDs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孕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对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的保护作用。方法以本院2007年10月~2009年10月360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且孕期注射过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孕妇及其新生儿为观察组,以380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且孕期未注射过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孕妇及其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HBV宫内感染发生率的差异,并分析乙肝免疫球蛋白对观察组HBsAg滴度以及I-IBVDNA拷贝数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宫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剂量与HBsAg滴度以及HBVDNA拷贝数无关(P〉0.05)。结论孕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对HBV官内传播可能不具有保护作用,孕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能对孕妇体内的病毒载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起小学生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2年 6月 2 3日横县卫生防疫站接到疫情 :长寨村委白花小学有数例流行性腮腺炎 (流腮 )病人 ,立即会同县第二人民医院有关人员组成联合调查组前往疫区调查。1.流行情况 :该校共有 8个班 ,学生 2 5 0人 ,教职工 10人 ,无专职校医。自 5月 2 6日出现首例病人后 ,6月份逐日增多 ,其中 6月 1~ 10日共 14例 ,11~ 2 0日共 17例 ,2 1~ 3 0日为发病高峰期共 3 1例 ,占整个病例数的 44 .2 9%。发病年龄最大 13岁 ,最小 5岁 ,8~ 10岁年龄组发病最多共 3 9例 ,占病例数的 5 5 .71%。男 2 3例 ,女 47例 ,男女之比为 1∶2。2 .临床症状及体征 :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