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低龄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影响。方法取2009年10月~2010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符合急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的发病后首次就诊的6月~5岁患儿214例。其中门诊随机取108例为对照组;病房随机取106例为干预组。对照组常规用药治疗,干预组同时专门予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加强对低龄儿急性支气管炎护理干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癫癎儿童的心理状态,分析影响癫癎儿童心理状态的可能因素。方法采用儿少心理健康量表(MHS-CA)对113例癫癎儿童和114例正常儿童进行心理状态评定及比较。癫癎组儿童填写患儿一般情况和癫癎病情及治疗情况调查表。正常对照组儿童填写儿童一般情况调查表。分析影响癫癎儿童心理状态的可能因素。结果癫癎儿童在认知、思维、情绪、意志行为、个性特征上的心理健康状态均低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教育方式、家庭关系、癫癎发作频率、癫癎发作持续时间、近6个月EEG癎样放电、抗癫癎药物使用种数为影响癫癎儿童心理状态的危险因素。结论癫癎儿童较正常儿童存在更广泛的心理健康问题。家庭生活环境差、癫癎控制不佳及多种抗癫癎药物应用是影响癫癎儿童心理状态的危险因素;改善家庭生活环境,尽量控制癫癎发作及使用单药治疗有助于改善癫癎患儿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3.
赵金华  洪菲  陆生丽  朱美君  徐明 《浙江医学》2022,44(18):2000-2002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是先天性红细胞膜蛋白基因突变引起红细胞球形化,红细胞在脾脏被破坏增加引起溶血性贫血,临床主要以贫血、黄疸、脾肿大为主要临床症状。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21年7月3日收治1例以反复皮肤黄染为主要表现的患儿,该患儿出生后不久有溶血、贫血、黄疸等表现,基因检测发现ANK1基因错义突变,结合患儿的临床及基因检查结果,确诊为HS。本例患儿致病原因可能是新发现的ANK1基因突变,该基因突变位点未被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HGMD)收录,无相关文献报道。HS临床表型无特异性,基因检测可协助诊断。本文通过总结该患儿治疗中的经验、教训,以提高大家对HS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双酚A(BPA)暴露与学龄女童代谢综合征(MetS)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于2016年9月-2017年9月随机抽取314名小学(来自崇川区、港闸区、通州区)在校女童,收集其尿液样本,开展BPA浓度检测。按BPA检出结果分为BPA暴露组和BPA非暴露组。同时测量两组儿童的体格状况,测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两组各检测指标间差异,以及各代谢指标与其BPA暴露之间的关系。结果 学龄女童BPA暴露组232名,BPA非暴露组82名,BPA检出率为73.89%。BPA暴露组女童BMI、SBP、FBG、FIS、TG、TC高于BPA非暴露组(P<0.05),BPA暴露组女童HDL-C则低于BPA非暴露组(P<0.05)。共有58名女童超重及肥胖,发生率为18.47%,其中BPA暴露组49名,BPA非暴露组9名。超重及肥胖女童在BPA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中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χ2=4.14,P<0.05)。有8个女童符合MetS标准,均为BPA暴露组女童。结论 BPA暴露情况在学龄女童中普遍存在。BPA暴露女童更易发生超重和肥胖。MetS定义中各指标在BPA暴露女童中均高于BPA非暴露女童,提示在学龄女童中BPA暴露与其发生MetS存在一定的关联,BPA暴露可能是MetS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