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掌握本辖区内越冬蚊虫种类、数量和分布。方法越冬蚊调查采用捕捉法,选取地下车库、空关房屋、楼梯背面等越冬蚊主要栖息的场所进行调查。结果连续2年的调查均查到越冬蚊,且均为淡色库蚊。在地下车库捕获的成蚊数最多。蚊虫侵害密度最高的场所是泵房,其次为楼梯背面及地下室。将捕获的蚊虫按捕获地点分为地面建筑和地下建筑二组,二组间雌蚊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6,P<0.05);脂肪体累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06,P<0.05)。结论为控制蚊虫密度,防制蚊虫传播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应做好越冬蚊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上海市杨浦区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发展动态,为白纹伊蚊的控制和登革热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WHO推荐的幼虫浸渍法,测定白纹伊蚊幼虫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采用SPSS 25.0软件计算杀虫剂的毒力基线.[结果]白纹伊蚊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药性保持中抗,2015、2017、2019年的抗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媒介伊蚊监测工作中诱蚊诱卵器监测的影响因素,初步分析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方法选择杨浦区境内两处条件类似的监测点,比较光照、高度、颜色、剩余水量对诱蚊诱卵器监测结果的影响。结果有光照的诱蚊诱卵器诱蚊密度(1.75)小于阴暗处的诱蚊诱卵器(2.00),统计检验P=0.027。结论有无光照对诱蚊指数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掌握上海市杨浦区家蝇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和发展趋势,为更科学、合理地蝇类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点滴法测试雌蝇的半数致死剂量,采用SPSS 25.0计算杀虫剂的毒力基线。结果 上海市杨浦区2010—2020年测定的家蝇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倍数依次为7.91、7.21、8.95、19.42,抗药性呈上升趋势,2020年的LD50高于2013、2016和2018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溴氰菊酯的抗性倍数依次为118.46、75.38、121.54,抗药性先降低后升高;对氯菊酯的抗性倍数依次为15.23、31.00、38.69,抗药性呈上升趋势,2013和2020年的LD50高于2010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残杀威的抗性倍数依次为62.61、36.14、54.86,抗药性先降低后升高,2013年的LD50高于2018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甲基嘧啶磷的抗性倍数依次为13.03、30.16、11.82,抗药性先升高后降低,2013年的LD50高于2010和2018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0—2020年家蝇对5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不全相同,抗性倍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528,P=0.014)。结论 上海市杨浦区家蝇对5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存在差异,建议慎用残杀威、停用溴氰菊酯。对病媒生物的治理中需要强调抗药性治理的重要性,推行“绿色治理”的策略,力求做到经济、安全、可持续地控制。  相似文献   
5.
陆崇华  文彬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2):1791-1794
目的探讨上海市杨浦区气候变化对麻疹流行的影响。方法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上海市杨浦区1996-2010年每月麻疹发病数与上海市月平均温度、相对湿度、气压的相关性。结果 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麻疹发病数与当月平均气温呈正相关,与当月的平均气压呈负相关,与上2月平均气温呈负相关,与上2月的平均相对湿度呈负相关。结论气候变化对麻疹发病有显著的影响,应加强气象预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上海市杨浦区德国小蠊2014—2020年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变化情况,为灭蟑杀虫剂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2014、2017、2020年分别在杨浦区的2处农贸市场采集德国小蠊带回实验室饲养,采用WHO推荐的药膜法检测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2014、2017、2020年杨浦区德国小蠊对高效...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由于上海市人口密集,人口流动频繁,部分儿童麻疹疫苗漏种或免疫无应答,加之初免后随着年龄增长麻疹抗体水平逐年降低等原因,麻疹疫情呈现一定的波动,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消除麻疹目标尚有较大差距。我们对上海市杨浦区2005—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加速控制和消除麻疹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杨浦区4种生境蝇类种群及季节消长情况,为蝇类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笼诱法,于2010-2013年每年的3-11月在大型绿地(公园)、中小饭店周边绿地、居民小区和农贸市场4种生境进行监测。结果 2010-2013年共捕获蝇类5科25属39种1588只,优势种为厩腐蝇、丝光绿蝇、巨尾阿丽蝇、横带花蝇、大头金蝇、狭额腐蝇;季节消长曲线呈现6月和9月双高峰,2010年密度最低。在大型绿地、农贸市场、中小饭店周边、居民小区4种生境中,蝇类种群最多的是大型绿地为32种,密度最高的是农贸市场为4.70只/(笼·d)。结论杨浦区有较好的蝇类生境,蝇类种群丰富;厩腐蝇、丝光绿蝇、巨尾阿丽蝇等优势种群需要重点控制;农贸市场是关键控制场所,6及9月前后是控制蝇类及蝇传疾病防控的两个重要时间节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