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颅骨生长性骨折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资料与方法   男3例,女1例,年龄5~12岁,患者均有颅脑外伤病史.受伤原因:自高处坠落摔伤3例,砸伤1例,合并脑挫裂伤1例,合并头皮裂伤2例.均以颅脑外伤后头部膨隆包块畸形就诊,枕部2例,顶部1例,额部1例,其中合并癫痫1例.所有患者行CT及MRI检查提示均有颅骨缺损伴脑膨出.全部采用手术治疗,一般选用患处马蹄形切口.  相似文献   
2.
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治疗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 alform ation,AVM)是颅内疾病的多发病,是青少年患者中最易致残的一种先天性疾病。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间对136例脑AVM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发生的并发症做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136例脑AVM患者,男73例,女63例,男  相似文献   
3.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脑缺血一定时间恢复血液供应后,其功能不但未能恢复,却出现了更加严重的脑机能障碍,称之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缺血再灌注损伤涉及极其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中各个环节、各种影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尚未完全阐明。现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一些重要机制进行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实质内巨大脑膜瘤手术切除的策略、技巧和术后并发症防治.方法 回顾分析6例脑实质内巨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脑实质内巨大脑膜瘤均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术前开通静脉穿刺通道,2例术前行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术,4例采用小硬脑膜切口,2例术中对肿瘤行射频热凝.结果 本组病例肿瘤全部切除,预后良好,无手术死亡.2例术中出现严重脑膨出;4例术中出血5000ml以上;2例并发伪膜性肠炎,均治疗痊愈.结论 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方法技巧,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可安全切除脑实质内巨大脑膜瘤.  相似文献   
5.
MQ-0.8型脉动真空灭菌故障及检修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MQ-0.8型脉动真空灭菌器是高档灭菌设备,是热力灭菌中使用最普遍,效果最可靠、最彻底的一种灭菌方法之一,广泛用于各医院。脉动真空灭菌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一些故障,这就需要进行检修。现将多年对MQ-0.8型脉动真空灭菌器的维修经验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兔囊性动脉瘤模型静脉造影的应用经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估经静脉DSA(Ⅳ-DSA)方法显示兔右侧颈动脉根部囊性动脉瘤模型形态的可行性,总结动脉瘤模型静脉造影法的经验.方法 胰弹性蛋白诱导法建立10只兔右侧颈动脉根部动脉瘤模型,在同一体位和造影角度下对模型动物分别进行股动脉插管动脉造影和Ⅳ-DSA检查,测量动脉瘤各个径长,采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对比两种造影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 两种造影方法均能清晰显示动脉瘤模型的形态,测得动脉瘤及载瘤动脉各径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Ⅳ-DSA造影方法可较好的显示兔右侧颔动脉根部动脉瘤模型的形态,可作为动脉超选造影的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7.
MQ-0.8型脉动真空灭菌器是高档灭菌设备,是热力灭菌中使用最普遍,效果最可靠、最彻底的一种灭菌方法之一,广泛用于各医院。脉动真空灭菌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一些故障,这就需要进行检修。现将多年对MQ-0.8型脉动真空灭菌器的维修经验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99mTc-ECD SPECT脑显像定位致癎灶与临床手术效果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PECT脑灌注显像定位致痫灶的价值已得到肯定,定位率为75%~86%[1,2].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早期发生的缺血性脑损害情况,探讨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早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29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行WingSpan支架成形术治疗的患者,在支架成形术前、术后(72 h内)行弥散磁共振成像(DWI)检查,结合患者一般临床情况、手术情况、新发缺血性脑损害等资料,以NIHSS评分评价神经系统障碍严重程度,系统评价WingSpan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早期的安全性和疗效.结果 支架成形术患者术前及术后即刻平均狭窄分别为(72.3±10.7)%与(29.5±13.9)%.并发症发生率为17.2%,神经系统并发症2例(6.9%).DWI检出的新发缺血性脑损害13例(44.8%),其中无症状者11例(84.6%).13例中共检出新发缺血性脑损害病灶63个,其中55个(87.3%)位于靶血管供血区域,8个(12.7%)位于非靶血管供血区域.2个(3.2%)出现在支架覆盖血管相关穿支供血区域.永久神经功能障碍的并发症率为0,无病死率.结论 DWI检查在评价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中的安全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应用WingSpan支架系统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围手术期安全有效.术后早期有一定比率的缺血性脑损害发生,尽管大部分是无症状的,但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G6805—1A型治疗仪维修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南 《医疗卫生装备》2008,29(1):110-111
G6805—1A型治疗仪能输出各种断续、连续、疏密的脉冲波,通过毫针电极送入人体,刺激人的神经或肌肉。达到治疗的目的。厂家在供货时,因技术原因不提供电路原理图,一旦仪器出现故障.就会给维修人员造成一些麻烦。现根据实际电路绘出G6805—1A型治疗仪的电路原理图(见图1),并结合自己的维修实践.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