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唇颊组织瓣滑行整复法修复下唇癌切除术后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唇癌是口腔颌面部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发生于下唇的癌瘤远较上唇为多〔1〕,故下唇癌术后缺损的修复也是口腔颌面外科医师经常面临的问题。整复下唇缺损的手术方法较多〔2,3〕,应根据缺损形态及大小采用不同的修复方法。本文采用了单侧或双侧唇颊滑行组织瓣修复下唇癌术后1/3~2/3的缺损获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自1994年8月至1998年8月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手术治疗的下唇癌患者共9例,均为男性,年龄最小36岁,最大61岁。缺损部位:唇中央3例,唇中央偏右侧4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老年患者的病灶吸收率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该院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的老年患者60例,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抗结核化疗药物联合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组(ZQ组,n=32)和抗结核化疗药物治疗组(HL组,n=28),观察两组患者抗酸杆菌转阴率、肺部病变吸收好转情况、临床症状改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 ZQ组治疗后镜下抗酸杆菌转阴率(93.75%)高于HL组(71.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6,P=0.021);ZQ组体内共有24个空洞,HL组有22个空洞,治疗后ZQ组的空洞闭合率为45.83%、空洞缩小率为33.33%,均高于HL组,HL组空洞增大率为13.64%,高于ZQ组(4.17%),ZQ组总有效率(79.17%)高于HL组(45.4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P=0.018);ZQ组治疗后病灶显著吸收率和吸收率均高于HL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7,P=0.040);ZQ组肉芽增殖治疗有效率为100.00%,HL组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4,P=0.039);HL组和ZQ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75%和17.8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老年患者,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抗酸杆菌转阴率和病灶吸收率,并有效改善病灶周围阻塞情况和支气管病变情况,达到较理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外周血Th1/Th2/Treg细胞及相应细胞因子水平在耐多药结核(MDR-TB)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2月-2020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99例,其中无耐药肺结核患者52例(无耐药组),耐多药结核患者47例(耐药组),另外抽取同期体检的健康者76例(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各组Th1细胞及IFN-γ细胞因子,Th2细胞及IL-4细胞因子,Treg细胞及IL-10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耐药组和无耐药组患者血清Th1细胞及其细胞因子IFN-γ水平、Th2细胞及其细胞因子IL-4水平以及Treg细胞及其细胞因子IL-10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01);耐药组患者血清Th1细胞及其细胞因子IFN-γ水平、Th2细胞及其细胞因子IL-4水平以及Treg细胞及其细胞因子TGF-β水平均较不耐药组患者显著低(P均0.05)。结论患者外周血Th1/Th2/Treg细胞及相应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与耐多药结核发病相关,因此可考虑将其作为耐多药结核疾病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在2014版ISUP分组的基础上,探讨前列腺癌根治术后Gleason升级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2021年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数据189例,根据前列腺癌根治术后Gleason是否较前列腺穿刺时升高,分为Gleason升级组(GGU组)60例及Gleason非升级组(非GGU组)129例。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比两组资料的差异。结果 单因素分析中穿刺肿瘤组织长度、Gleason主要区域评分及Gleason次要区域评分与GGU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后,高血压病史(OR=2.651)、Gleason主要区域评分(OR=4.186)、穿刺肿瘤组织长度(OR=10.989)及穿刺阳性率(OR=3.684)与GGU有关(P<0.05)。结论 高血压病史、穿刺标本Gleason主要区域评分、标本中肿瘤组织长度及穿刺阳性率可能与GGU的风险相关。  相似文献   
5.
6.
7.
天山雪莲为菊科植物雪莲Saussurea involucrate(Kar.etKir.)Sch.Bip.的干燥地上部分,系维吾尔族习用药材。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能补肾活血,强筋骨,温肾助阳,祛风胜湿,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肺寒咳嗽,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等症状。天山雪莲化学成分有芦丁等黄铜类、紫丁香苷等木脂素类、大苞雪莲内酯,大苞雪莲碱等生物碱类、多糖类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雪莲注射液中紫丁香苷含量,以紫丁香苷为参照物研究雪莲和雪莲注射液指纹图谱及不同种雪莲中紫丁香苷含量测定的报道已见,  相似文献   
8.
维吾尔族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总IgE及ECP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血清总免疫球蛋白 E(T- Ig E)、变应原特异性 Ig E抗体 (S- Ig E)及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 :将和田部分地区 2 12例 18~ 72岁维吾尔族人分为对照组、哮喘间歇发作组及轻度、中度、重度哮喘组 ,分别定量测定 5组患者的血清 ECP(S- ECP)、T- Ig E水平 ,同时对吸入性变应原的特异性 Ig E抗体水平进行定性测定。结果:哮喘各组之间 S- EC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 .0 1) ,重度哮喘患者组 S- ECP水平最高 ,且 S- EC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r=0 .6 3,P <0 .0 1)。变态反应的出现与 S- ECP水平增高有关 ,T- Ig E与 S- ECP呈正相关关系 (r =0 .6 1,P <0 .0 1)。S- ECP水平与哮喘发作的自觉症状和通过检查所得的客观体征具有高度相关性 ,ECP与最大峰流速 (PEF)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r =- 0 .6 7,P <0 .0 5 )。结论:血清 S- ECP和 T- Ig E二者的水平及其相互关系主要取决于嗜酸粒细胞激活程度和分泌蛋白的能力 ,它们能反映哮喘气道炎症的活动情况 ,并可预示哮喘发作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带血管蒂尺神经松解前置治疗肘管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初步探讨带血管蒂尺神经松解前置治疗肘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总结分析79例带血管蒂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患者,采用肘管切开带血管蒂尺神经松解皮下前置35例、深部前置(带血管蒂肌下前置术:带血管蒂肌内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44例.结果 随访6个月~8年,平均随访3.5年.疗效按Macnicol肘管综合征术后客观判断标准评定,带血管蒂尺神经松解皮下前置术者35例,优8例,良12例,可11例,差4例;带血管蒂尺神经松解深部前置44例,优14例,良11例,可15例,差3例.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带血管蒂尺神经松解前置治疗肘管综合征的效果确切,在手术显微镜下操作可有效的保护神经外膜伴行的营养血管,长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术后疼痛是机体受到组织损伤后的包括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一系列反应。手术创伤疼痛可成为继发于手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术后疼痛不仅给病人造成精神、躯体的双重创伤,引起循环、呼吸功能紊乱及代谢、内分泌功能失调,而且还可以影响手术后切口愈合,肠功能恢复等疾病的转归。自2002年8月~2005年7月,我们用麻醉药(1%利多卡因或0.5%盐酸布比卡因)对110例腹部手术的病人给予手术后切口注射麻醉剂镇痛治疗,术后患者无痛或微痛,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且疗效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