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 (ACI)后血清一氧化氮 (NO)、总抗氧化能力 (T -AOC)及血浆抗凝血酶Ⅲ (AT -Ⅲ )活性、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活性的改变 ,以探讨其与抗自由基、抗凝及溶栓治疗的关系。方法 ACI患者 1 0 6例 ,入院时即采集静脉血 ,进行NO、T -AOC、AT -Ⅲ、APTT及t-PA检测 ,并设1 0 4例体检对照。结果 ACI组AT -Ⅲ及t-PA活性较对照组降低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NO、T -AOC、APTT差异不显著 (P >0 .0 5 )。结论 抗自由基治疗ACI地位不那么重要 ,ACI时机体不一定处于高凝状态 ,梗死病因复杂。ACI时应用抗凝及溶栓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超声作为颅内血流动力学检查,以其操作容易、安全无痛、检查快速、可床边检测、可重复检测和术中监测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脑血管痉挛(Cerebrovascular spasm,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对近年来收治的62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用尼莫地平治疗前后的TCD检测结果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脑电图改变及其发病机理。方法:对56例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及脑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电图正常范围1例,异常55例。其中边缘状态2例,轻度异常15例,中度异常21例,重度异常7例,局限性异常10例。异常脑电图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的中~高波幅δ、θ慢活动增多,以病灶区为著,有7例在慢波活动背景上合并有散在性棘波和尖波。结论:脑水肿、脑缺血缺氧是早期癫痫发作的重要致痫因素,晚期发作癫痫是因胶质疤痕等因素形成癫痫灶所致。建议对晚发癫痫应进行正规抗痫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剥夺睡眠-睡眠联合诱发视频脑电图(EEG)监测在癫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临床拟诊癫痫而常规EEG检查不能确诊的患者,进行剥夺睡眠后清醒描记EEG,再让患者入睡描记睡眠EEG,整个过程在视频监视下进行。结果常规EEG与剥夺睡眠后清醒及睡眠时EEG、剥夺睡眠后清醒与睡眠EEG痈样放电及总异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剥夺睡眠后清醒及睡眠时EEG总异常率分别为46.5%和88.4%。睡眠时EEG的痫样放电多见于睡眠的非常浅睡期和浅睡期。有2例在睡眠EEG表现痫样放电时出现了临床发作。结论剥夺睡眠-睡眠联合诱发试验可明显提高癫痫患者EEG痫样放电的检出率,结合视频监测对癫痫的诊断、鉴别诊断、分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阚明晴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2):1617-1618,1627
目的:探讨自然睡眠诱发脑电图(EEG)对癫痫(EP)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2例临床诊断为EP的患者发作间期行常规清醒EEG和自然睡眠EEG检查,并对两次检查结果的异常率和癫痫放电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常规EEG有30.36%出现痫样放电,而自然睡眠诱发EEG有75.89%出现痫样放电,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痫样放电检出率与患者年龄、睡眠周期有关,痫样放电检出率在睡眠的入睡期及浅睡期(NREM~期)最高,少儿较成年人检出率高,各发作类型之间的睡眠EEG中痫样放电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然睡眠诱发EEG可显著提高痫样放电的检出率,对EP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30岁。因全身肌肉关节酸痛5年,右侧肢体无力5天,于1990年10月29日入院。5年前始经常发热,乏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有时皮肤出现紫斑,未作治疗。5天前晨睡醒来觉右侧上下肢无力,右下肢跛行,语言不利,口角向左歪斜。无头痛、呕吐、抽搐及不省人事。体检:双上肢肱动脉压均9.5/8.5kPa,双下肢腘动脉压均14.5/8.5 kPa,双侧桡动脉摸不清,两侧颈动脉搏动减弱,未闻及血管杂音。心肺  相似文献   
7.
进展性脑卒中(PS)是指在发病1周内经临床治疗病情仍进行性加重的卒中[1-2].作者对2005年2月~2009年2月在本院收治的PS患者56例进行分析,以探讨PS的相关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30岁。8个月前因车祸造成骨盆骨折,致膀胱破裂行修补术,术后无特殊不适。1991年1月31日因腹胀、腹痛、呕吐、尿少4天入院。无发热及腹泻。  相似文献   
9.
用低分子肝素 (LMWH)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报道较少。最近 ,我们采用意大利产、香港积华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的LMWH(商品名为栓复欣FLUXUM) ,对 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符合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1] ,并经CT扫描证实。神经系统损伤程度分为轻型 :<15分 ;中型 :16~ 3 0分 ;重型 :3 1~ 45分[2 ] 。凡符合入选条件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1)观察组 :45例 ,男 2 6例 ,女 19例 ;年龄 3 8~ 79岁 ,平均6…  相似文献   
10.
阚明晴  颜凯世 《四川医学》2002,23(12):1262-1262
为了探讨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脑电图的改变特点及与颅脑CT之间的关系 ,现将我院 1996年 3月至 2 0 0 2年 4月收治的 10 5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颅脑CT和脑电图资料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83例 ,女 2 2例。年龄 4 1~ 80岁 ,伴高血压病 5 8例 ,糖尿病 14例 ,冠心病 9例 ,有脑梗死史 2 3例。所有病例均经颅脑CT扫描证实 ,在颅内不同的部位有≥ 2个梗死灶。CT检查与脑电图检查相隔时间 1~ 3d。1 2 方法 :采用上海神康科技公司生产的 16道 4种导联NDWZ型无纸脑电图机 ,按国际标准 10 /2 0系统安置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