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国内外多项研究证实[1~3]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始于儿童期,并随年龄增长其病变频率和范围不断增加。因此在该类人群中积极预防是控制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和降低发病率的重要措施。为掌握泰安市中小学生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肥胖的患病现况及分布特征,进行了专项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泰安市岱岳区和宁阳县中小学10 0 3人,其中男生6 17人,女生386名。分10~13岁(2 86人)、14~17岁(35 4人)和18~2 1岁(36 3人) 3个年龄组进行分析。1 2 方法 设计调查表,对由基层卫生专业人员组成的调查员进行专业培训。使用专用身高计…  相似文献   
2.
危重病人的营养评价及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危重病人的营养评价不同于一般住院病人的常规临床营养评价[1 ] ,因为大多数危重病人呈高代谢状态 ,而且不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就会导致难以控制的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障碍 ,并易发生细胞功能损害和难治性感染 ,甚至死亡。本文就危重病人的营养评价及营养支持综述如下。1 营养评价合理的营养支持基于对危重病人正确的营养评价。对危重病人营养评价的试验敏感性和特异性还缺乏一种公认的最佳方法[2 ] ,临床上常采用人体测量、血浆蛋白测量和氮平衡作为营养评定的指标 ,但人体测量 (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等 )在一个相对短的时间内是不敏感…  相似文献   
3.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蓄积为病理特征的一类疾病,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是指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以肝细胞脂肪性病变为主的一类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以肝细胞脂肪性变性和脂肪蓄积为主,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综合征。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干预、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并且脂肪肝是可以预防的。笔者就近年来脂肪肝的防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老年缺血性肠病4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急诊科 1998年 9月至 1999年 9月收治老年人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症 4例 ,均因无法早期诊断 ,痛失抢救时机而死亡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死亡 4例中男女各 2例 ,平均年龄 69岁 (64~ 78岁 ) ,分别误诊为急性胃炎 1例 ,急性阑尾炎 1例 ,麻痹性肠梗阻 1例 ,腹膜炎休克 1例。最后确诊方法为剖腹探查 1例 ,广泛小肠切除 1例 ,肠系膜上动脉多普勒检查 1例 ,血便并腹穿血性液 1例。1.2 典型病例例 1,男 ,64岁 ,主因腹痛 2h伴呕吐 1次来诊 ,既往高血压史 2 5年 ,5年前患脑梗死治愈 ,半年来间断发作的食后腹痛、腹胀 ,服助消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五味子木脂素对记忆障碍模型小鼠自由基及胆碱能、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吡拉西坦(20 mg/kg)组及五味子木脂素低(20 mg/kg)、中(40 mg/kg)、高(80 mg/kg)剂量组,灌胃给药,1次/d,连续28 d。末次给药1 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东莨菪碱(1 mg/kg)以建立记忆障碍模型,检测五味子木脂素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乙酰胆碱酯酶(AChE)、乙酰胆碱转移酶(Ch AT),5-羟色胺(5-HT)、多巴胺(DA)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五味子木脂素低剂量组在第5天,中、高剂量组在第2~5天时的逃避潜伏期均显著减少(P0.05);五味子木脂素各剂量组均能显著增加脑组织中SOD、5-HT、DA水平,中、高剂量组Ch AT水平也显著增加(P0.05),并可显著降低MDA、AChE水平(P0.05)。结论五味子木脂素具有改善记忆障碍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自由基、AChE水平,增加Ch AT、5-HT、D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矿区人群对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认知行为现状。方法 对 3个煤矿部分职工和离退休人员进行认知行为状况问卷调查。结果 高血压知晓率为 38.3% ,有一半左右的职工了解高血压相关知识及高血压患病危险因素。男性人群吸烟率和饮酒率分别为 5 1.4 9%和 5 5 .4 4 % ;注意、有时注意和不注意调节控制饮食者分别为32 .5 %、2 3.8%和 4 3.7%。结论 该人群吸烟、饮酒率和不注意控制饮食率较高 ,应加强生活行为干预。相关卫生知识现状也不理想 ,要针对各种目标人群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