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40篇
药学   19篇
肿瘤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
用蝮蛇抗检酶治疗老年冠心病50例.通过对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的观察,了解到蝮蛇抗栓酶能有效改善血浓浓粘聚状态,降低纤维蛋白原,是治疗冠心病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房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心房颤动(Af)是老年人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本文通过对老年Af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了解老年人Af的病因、临床特点及其治疗的状况。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1998年至今Af住院患者159例,年龄65~82岁,平均(70.3±5.8)岁。其中男93例,女66例;所有Af经心电图或动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老年人医院获得性肺炎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及时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6年5月符合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老年患者痰标本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应用美国德灵WalkawayS40自动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前四位致病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142株(43.8%);肺炎克雷白菌68株(21.0%);大肠埃希菌26株(8.0%);葡萄球菌22株(6.8%).耐药率相对较高.结论:在本地区老年人获得性肺炎前四位致病菌多为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以铜绿假单胞菌最高,肺炎克雷白菌次之;在选用抗生素治疗时最好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在治疗过程中使用降阶梯治疗,这样有利于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改变与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33例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定空腹血糖(FPG)、胰岛素(Ins)、C-肽、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另33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采用李光伟等提出的ISI方法进行胰岛素抵抗(IR)计算。结果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患者Ins、C-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ISI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ISI明显降低,存在IR,IR作为腔隙性脑梗塞独立危险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因为住院时间长、长期卧床、吞咽困难等,较普通老年人更易并发肺部感染,促进死亡.本文对本科近年收治的36例老年脑血管病肺部感染患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胰岛家抵抗(IR)与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患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8例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定血糖(FPG)、胰岛家水平(FINS)、C-肽、总胆固醇(CH)、甘油三脂(TG)。另28例正常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同时采用李光伟等提出的胰岛家敏感指数(ISI)方法进行IR计算。结果: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患者FINS、C-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ISI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脑梗死组FINS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ISI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存在IR,IR作为腔隙性脑梗塞独立危险因家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Aim To deteremine the alteration and its significance of the expression of P53 protein in lymphocyte in patients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 Methods IVST and LVPWT were measured in patients with echocardiography. P53 protein expression was determin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Results Positive P53 expressions were found in both hypertension group(70%) and control group(14%)(P<0.01), and the positive cell incidence of P53 protein was 59.9% in 50 hypertensive patients and 22.8% in normal persons(P<0.01).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IVST and LVPWT correlated positively to the positive cell incedence of P53 protein. Conclusion These data suggest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P53 protein may be associated the development of left ventricle hypertrophy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效降压药临床应用逐渐增加,并有取代短效降压药的趋势。但由于临床应用时间不长,有关各类长效制剂降压效果,并无一致的结论,因此进一步深入细致地研究仍属必要。我们选择第三代肾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苯那普利进行药物降压效果、谷峰比值、安全性等方面研究,以期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参考。微循环在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中的作用已得到肯定。因此,如何改善微循环已成为治疗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本组观察了苯那普利对甲皱微循环的影响,为判定其降压疗效提供直观途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尹老将军戎马一生,离休后在家安度晚年,每日读书看报,下棋散步,其乐融融。但不知为什么近来他时常感到劳累,有时走路或上楼梯时还感到气喘。保健医生发现他血压比较高,就劝他去医院。在医院病房里,护士发现尹老将军在半夜12点以后都要起来坐一坐。护士很关心地问他:“你为什么要坐着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