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4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在先兆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2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至分娩或妊娠终止。比较两组患者保胎成功率,抑郁、焦虑程度[患者健康问卷-9(PHQ-9)评分、广泛性焦虑量表-7(GAD-7)评分]和护理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保胎成功率为95.65%(44/46),高于对照组的80.43%(3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PHQ-9、GAD-7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65%(44/46),高于对照组的82.61%(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可以改善先兆流产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保胎成功率和护理总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DNA定量分析法联合阴道镜在宫颈癌及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 577名妇女的宫颈细胞采用DNA定量分析系统和常规细胞学进行检查,常规细胞学诊断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及以上级别或DNA定量分析异常者在阴道镜下行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50名妇女做了病理活检,病理诊断宫颈癌及CIN 2以上病变共27例,其中DNA定量分析方法异常25例(92.6%),常规细胞学异常6例(22.2%),阴道镜异常22例(81.5%),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DNA定量分析及阴道镜检查筛查子宫颈癌及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的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常规细胞学。结论:DNA定量分析方法联合阴道镜在早期诊断宫颈癌及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方面有更高的敏感性,适合在基层单位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蒂扭转复位保留卵巢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26例,选择传统开腹或腹腔镜术式,行直接复位或先行卵巢动静脉高位结扎,将扭转附件复位,然后剥除卵巢肿瘤.结果:26例卵巢肿瘤蒂扭转复位手术患者均成功,病理结果显示均为良性,未发生血管栓塞,无严重并发症.卵巢血流及功能短期内恢复.结论:选择传统开腹或腹腔镜术式行卵巢肿瘤蒂扭转复位保留卵巢手术具有可行性,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LSA)测定正常宫颈人群、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和宫颈癌患者血清HGF的含量;观察宫颈癌患者血清HGF水平与临床病理的关系;观察宫颈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HGF水平的变化。结果宫颈癌组血清HGF含量明显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临床分期高、肿瘤细胞分化低、有淋巴结转移及深肌层浸润、肿瘤直径大于4cm的患者血清HGF水平明显升高(P〈0.01);宫颈癌患者术后血清HGF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血清HGF可能与宫颈癌发展、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对于判断宫颈癌患者的肿瘤负荷、疗效、复发转移、预后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颈环扎术对宫颈机能不全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于妊娠14—18周,择期采用大三角针2根10号丝线以4次咬合的荷包在尽量靠近宫颈内口水平上环扎一圈。结果:宫颈环扎术能有效延长妊娠期,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妊娠结局。结论:宫颈环扎术很大程度上可矫治宫颈机能不全,从而改善围产儿结局。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总结探讨前置胎盘的有效处理方法,以减少产前出血对母婴的影响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住院前置胎盘孕妇42例行宫颈环扎术作为观察组,同期前置胎盘常规综合治疗37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环扎术后出血次数和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具有差异显著性并延长孕周;新生儿存活率均有较大提高,产后出血及分娩方式的选择无差异性。结论 宫颈环扎术治疗前置胎盘可延长孕周,减少产前出血次数及出血量,从而减少对母婴损害的影响;但不能减少产后出血及降低刮宫率。  相似文献   
9.
10.
胎心监护在临产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在临产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 813例产妇分为胎心监护正常组和胎心监护异常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状况,比较两组产妇的羊水污染、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情况。结果在所有813例产妇中,胎心正常有728例,胎心异常组有85例。正常组羊水粪染率为9.3%,其中主要为Ⅰ°和Ⅱ°污染有63例(占8.65%),Ⅲ°污染占0.68%;异常组羊水污染则以Ⅱ°和Ⅲ°污染为主,两者占36.47%,两组的羊水粪染率在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异常组正常产率、产钳助产率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但剖宫产率却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Apgar评分结果显示,正常组无重度窒息发生,有5例发生轻度窒息(发生率为0.69%);异常组重度窒息出现4例(发生率为4.70%),轻度窒息出现8例(发生率为9.41%),轻度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胎心监护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