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氯苯氨丁酸对慢性应激大鼠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氯苯氨丁酸对应激大鼠心血管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其抗应激作用。方法:实验选用成年健康大鼠50只,随机将5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应激1,6,12和15d组,每组10只。对照组大鼠单独饲养,避免外界干扰;应激组大鼠采用足底电击结合噪声制备应激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所有实验大鼠经腹腔注射γ—氨基丁酸B型受体激动剂氯苯氨丁酸(4~6mg/kg),用PowerLab生理记录仪观察动物的心血管功能变化。结果:对照组、应激1,6,12和15d组的大鼠在给药前的动脉压分别为(120&;#177;17),(128&;#177;9),(141&;#177;16),(130&;#177;10),(132&;#177;13)mmHg,注射4mg/kg氯苯氨丁酸对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影响;注射6mg/kg氯苯氨丁酸时各组动物的动脉压分别降低到(70&;#177;13),(82&;#177;18),(86&;#177;11),(79&;#177;10),(78&;#177;12)mmHg,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0.45~12.43,P&;lt;0.01),对心率无明显影响。结论:氯苯氨丁酸能够降低正常和应激大鼠血压,有剂量依赖性,氯苯氨丁酸对应激性高血压具有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2.
枝状DNA信号放大与纸层析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清中病原体的核酸 (DNA或RNA)水平可确切地反映病原体的复制能力。现有诊断方法中多以各种模式的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为主 ,该方法灵敏度较高 ,但需要依赖一些设备 ,且易出现假阳性。测定分子水平的技术多因要求高 ,一般临床较少开展。近年发展了极为敏感的枝状DNA (branchedDNA ,bDNA)分析技术 ,通过一系列的杂交反应后 ,由显示探针上的酶催化发光底物发光 ,由光电比色计可定量记录信号 ,从而达到对病原体核酸的定量分析目的。纸层析杂交试验利用了毛细作用力使DNA分子在膜上移动 ,通过杂交作用被固定在…  相似文献   
3.
SESPAS在杂志中撰文 ,卫生保健的不平衡每年使西班牙 35 0 0 0人过早死亡。这篇报道指出 ,西班牙政府忽视了WHO关于 2 0 0 0年卫生保健计划 38个项目中的大部分。西班牙在控制肿瘤扩散、工业生产事故、精神病、自杀等方面的失败 ,使卫生保健的不平衡加剧 ,同样在制定适合公共卫生保健的环境政策上也是失败的。报告中提到政府仅在 WHO制定的三个领域做了改善 :控制疾病传播、儿童保健和老年保健。 SESPAS主席预防医学教授Alicante指出 :缩小西班牙南北和东西卫生保健不平衡存在严重的问题。西南地区如安达卢西亚地区、埃斯特雷马杜拉…  相似文献   
4.
在膜片钳电生理实验中,凡是影响生物电信号的其他无关信号均称为噪声。干扰的原因很多,又无一定的规律,使实验者花费大量的精力。找出噪声的原因并排除之,成为使实验顺利进行的关键。1干扰的来源带电荷物体靠近不带电荷的物体,便可使后者产生相反的电荷,干扰引导的信号。电源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外周γ-氨基丁酸b受体对慢性应激大鼠血浆儿茶酚胺和皮质醇含量变化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7/2004-07在白求恩军医学院军事病理实验室,实验选用雄性健康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应激1,6和15d组,应激组又分为单纯应激组,注射2羟-萨氯酚组和注射氯苯氨丁酸组,每组10只。对照组单独饲养,避免外界干扰;应激组大鼠采用足底电击结合噪声的方法制备应激动物模型,以足底电击建立非条件反射,噪音建立条件反射。同时,注射2羟-萨氯酚组和注射氯苯氨丁酸组分别经腹腔注射γ-氨基丁酸b受体拮抗剂2羟-萨氯酚(100μg/kg)和γ-氨基丁酸b受体激动剂氯苯氨丁酸(4mg/kg)。对照组和应激组均于最后一次应激完成后第2天早8∶00时取血样,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检测大鼠血浆儿茶酚胺含量,酶联免疫法检测慢性应激过程中血浆皮质醇含量的变化。结果:实验大鼠10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值。①在慢性应激1,6,15d过程中单纯应激组大鼠血浆儿茶酚胺含量变化为去甲肾上腺素呈升高趋势[(0.53±0.03),(0.55±0.03),(0.58±0.05)μg/L];肾上腺素呈先升高而后下降趋势[(0.70±0.27),(0.75±0.05),(0.47±0.04)μg/L]。注射2羟-萨氯酚组血浆儿茶酚胺含量变化为去甲肾上腺素呈升高趋势[(0.11±0.02),(0.42±0.10),(0.83±0.02)μg/L];肾上腺素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0.43±0.10),(0.51±0.11),(0.21±0.21)μg/L]。注射氯苯氨丁酸组大鼠血浆儿茶酚胺含量变化为去甲肾上腺素呈升高趋势[(0.11±0.02),(0.20±0.01),(0.47±0.05)μg/L];肾上腺素呈下降趋势[(0.69±0.01),(0.50±0.07),(0.35±0.06)μg/L]。②在慢性应激过程中单纯应激组大鼠血浆皮质醇呈升高趋势[(73±1.5),(83±2.8),(85±5.7)μg/L];注射氯苯氨丁酸组大鼠血浆皮质醇呈明显升高趋势[(22.6±5.8),(76.7±5.7),(88.3±1.4)μg/L],注射2羟-萨氯酚组血浆皮质醇呈明显降低趋势[(85.2±5.4),(75.3±5.6),(65.8±2.6)μg/L]。结论:刺激外周γ-氨基丁酸b受体具有降低慢性应激大鼠血浆儿茶酚胺作用,抑制外周γ-氨基丁酸b受体具有降低慢性应激大鼠血浆皮质醇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氯苯氨丁酸对应激大鼠心血管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其抗应激作用。方法:实验选用成年健康大鼠50只,随机将5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应激1,6,12和15d组,每组10只。对照组大鼠单独饲养,避免外界干扰;应激组大鼠采用足底电击结合噪声制备应激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所有实验大鼠经腹腔注射γ-氨基丁酸B型受体激动剂氯苯氨丁酸(4~6mg/kg),用PowerLab生理记录仪观察动物的心血管功能变化。结果:对照组、应激1,6,12和15d组的大鼠在给药前的动脉压分别为(120±17),(128±9),(141±16),(130±10),(132±13)mmHg,注射4mg/kg氯苯氨丁酸对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影响;注射6mg/kg氯苯氨丁酸时各组动物的动脉压分别降低到(70±13),(82±18),(86±11),(79±10),(78±12)mmHg,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0.45~12.43,P<0.01),对心率无明显影响。结论:氯苯氨丁酸能够降低正常和应激大鼠血压,有剂量依赖性,氯苯氨丁酸对应激性高血压具有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7.
无菌溶液瓶启开后有效期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抢救危重病人、儿科用药、外科换药等往往需要打开无菌溶液 ,但剩余液体保存时间众说不一 ,有的提出保留 4h[1] ,有的则提出保留 12h[2 ] 或 2 4h[3 ,4 ] 。无菌溶液启开后在安全使用期限内应无细菌生长 ,安全期限究竟以多长为准 ?为观察无菌溶液启开后的有效期 ,对临床常用的 0 .9%氯化钠溶液、10 %葡萄糖溶液及 0 .0 2 %呋喃西林溶液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0 .9%氯化钠溶液 10瓶、10 %葡萄糖溶液 10瓶、0 .0 2 %呋喃西林溶液 10瓶 (均为 5 0 0ml制剂 )、营养肉汤培养试管、空气培养皿。1.2 方法 :选…  相似文献   
8.
2-OH Saclofen对慢性应激大鼠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2-羟-萨氯酚(2-OH Saclofen)对应激大鼠心血管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其抗应激作用.方法采用足底电击结合噪声制备慢性应激动物模型,治疗组经腹腔注射2-OH Saclofen(100 μg/kg).采用PowerLab生理记录仪记录心血管功能变化.结果2-OH Saclofen作用于外周GABAb型受体对慢性应激大鼠血压和心率的影响,结果为应激1 d、6 d、12 d和15 d组给药后大鼠的血压平均升高分别为21.83 mmHg、10.32 mmHg、14.33 mmHg和12.17mmHg,与给药前对比差异显著(P<0.01).但对心率的影响不明显.结论抑制外周GABAb型受体对慢性应激大鼠血压有升高作用,对心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615名军校学员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蠕形螨是一类永久性寄生的条件致病螨。鉴于蠕形螨集体感染多发生在集体生活的单位 ,故于2 0 0 0年 6月 ,对我院部分学员蠕形螨感染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  (1)对象 :为我院 3个学员队学员共 6 15人 (男 2 6 9人 ,女 346人 ) ,其中检验、医疗、护理专业分别为 5 3人、30 7人和 2 5 5人 ,均为在校 1~ 2年的学员。 (2 )方法 :采用透明胶纸粘贴法 (上海红狮牌透明胶带 )。检查前将透明胶带剪成 3cm× 1.2cm ,粘贴在清洗干净的载玻片上。每片粘贴 4条胶带并编号备用。学员临睡前洗净面部油污 ,干燥后 ,将胶带分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外周γ-氨基丁酸b受体对慢性应激大鼠血浆儿茶酚胺和皮质醇含量变化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7/2004-07在白求恩军医学院军事病理实验室,实验选用雄性健康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应激1,6和15d组,应激组又分为单纯应激组,注射2羟-萨氯酚组和注射氯苯氨丁酸组,每组10只。对照组单独饲养,避免外界干扰;应激组大鼠采用足底电击结合噪声的方法制备应激动物模型,以足底电击建立非条件反射,噪音建立条件反射。同时,注射2羟-萨氯酚组和注射氯苯氨丁酸组分别经腹腔注射γ-氨基丁酸b受体拮抗剂2羟-萨氯酚(100μg/kg)和γ-氨基丁酸b受体激动剂氯苯氨丁酸(4mg/kg)。对照组和应激组均于最后一次应激完成后第2天早8:00时取血样,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检测大鼠血浆儿茶酚胺含量,酶联免疫法检测慢性应激过程中血浆皮质醇含量的变化。结果:实验大鼠10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值。①在慢性应激1,6,15d过程中单纯应激组大鼠血浆儿茶酚胺含量变化为去甲肾上腺素呈升高趋势[(0.53&;#177;0.03),(0.55&;#177;0.03),(0.58&;#177;0.05)μg/L];肾上腺素呈先升高而后下降趋势[(0.70&;#177;0.27),(0.75&;#177;0.05),(0.47&;#177;0.04)μg/L]。注射2羟-萨氯酚组血浆儿茶酚胺含量变化为去甲肾上腺素呈升高趋势[(0.11&;#177;0.02),(0.42&;#177;0.10),(0.83&;#177;0.02)μg/L];肾上腺素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0.43&;#177;0.10),(0.51&;#177;0.11),(0.2l&;#177;0.21)μg/L]。注射氯苯氨丁酸组大鼠血浆儿茶酚胺含量变化为去甲肾上腺素呈升高趋势[(0.11&;#177;0.02),(0.20&;#177;0.01),(0.47&;#177;0.05)μg/L];肾上腺素呈下降趋势[(0.69&;#177;0.01),(0.50&;#177;0.07),(0.35&;#177;0.06)μg/L]。②在慢性应激过程中单纯应激组大鼠血浆皮质醇呈升高趋势[(73&;#177;1.5),(83&;#177;2.8),(85&;#177;5.7)μg/L];注射氯苯氨丁酸组大鼠血浆皮质醇呈明显升高趋势[(22.6&;#177;5.8),(76.7&;#177;5.7),(88.3&;#177;1.4)μg/L],注射2羟-萨氯酚组血浆皮质醇呈明显降低趋势[(85.2&;#177;5.4),(75.3&;#177;5.6),(65.8&;#177;2.6)μg/L]。结论:刺激外周γ-氨基丁酸b受体具有降低慢性应激大鼠血浆儿茶酚胺作用,抑制外周γ-氨基丁酸b受体具有降低慢性应激大鼠血浆皮质醇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