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113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岑  李梦然  金日峰 《山东医药》2015,(13):450-452
针对中美两国在大数据时代对隐私保护的现状进行了对比,从法律保护和社会保护两个角度分别进行了分析,指出在美国大数据的发展与隐私保护的冲突已经呈现出较为激烈的态势.在我国大数据发展暂时还没有威胁到社会公众的隐私意识,但及早关注大数据发展,并科学合理地设计与制定隐私与大数据权衡的法律与政策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2001年6月至2003年6月间,对我院产科住院的出生后5 d内的520例新生儿,分3组进行调查,提出了中国新生儿阴茎长度的初步数值.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肌酸激酶(CK)检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三者联合对于胎盘植入的产前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在粤北人民医院产科行剖宫产术分娩的有胎盘植入高危因素的单胎妊娠孕妇82例为研究组,依据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再分为植入组(28例)及非植入组(54例)。另选取剖宫产分娩的无高危因素的单胎妊娠孕妇50例为正常对照组。产前抽血测定孕妇血清AFP、CK水平。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是否并发胎盘植入。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找出其临床诊断临界值(cut off值),并比较AFP、CK、彩色多普勒超声及3者联合对胎盘植入的产前诊断价值。结果:植入组孕妇的血清AFP水平明显高于非植入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组、非植入组及对照组孕妇的血清CK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FP产前诊断胎盘植入的界值(cut off值)为247.90ng/ml。AFP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曲线下面积(AZ)分别为0.659、0.714,两者灵敏度分别为42.86%、46.43%。联合应用时曲线下面积为0.828,灵敏度为78.57%,明显高于前二者单独应用。AFP值测定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较单独彩色多普勒超声、单独AFP检测诊断胎盘植入的准确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FP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可显著提高胎盘植入产前诊断的灵敏度,优于血清AFP、彩色多普勒单项检测,而血清CK检测无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报道应用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上行支皮瓣修复指损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8年6月至2011年11月,我科应用以尺动脉腕上皮支上行支为蒂的游离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12例,软组织缺损面积2.0 cm×1.5 cm~5.0 cm ×3.0 cm,皮瓣面积2.3 cm×1.8 cm~5.5 cm×3.5 cm.8例手术在切取皮瓣同时切取前臂内侧皮神经,并将皮瓣内前臂内侧皮神经与受区指固有神经吻合. 结果 12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皮瓣较臃肿,1例患者工作中皮瓣发生破溃,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3个月~3年,皮瓣外形与功能满意,皮瓣内吻合神经者,两点辨别觉恢复至6~8 mm. 结论 尺动脉腕上皮支上行支解剖位置恒定,切取容易.该皮瓣供区隐蔽,可恢复部分感觉,术后并发症少,是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申龙河  金日  申涛 《中国校医》2008,22(3):334-336
目的探讨回盲部癌的误诊原因及应对措施,提高对回盲部癌的认识。方法对58例误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8例回盲部癌曾被误诊为阑尾疾病26例(44.8%),回盲部结核11例(19.0%),胆道疾病9例(15.5%),结肠炎6例(10.3%),缺铁性贫血3例(5.2%),右卵巢肿瘤2例(3.4%),右输尿管结石1例(1.7%)。结论回盲部癌极易误诊,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警惕性,并通过详细地询问病史,认真仔细地体格检查,结合相应的辅助检查,多方面、多角度地综合分析是减少误诊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X线摄影及乳腺微小钙化灶定位活检与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疾病的关系。方法2003年11月~2007年7月临床触诊阴性,仅因乳腺钼靶X线片中发现微小钙化灶而入住我院62例(70侧),患者行钙化灶定位切除经病理检查,行鉴别诊断。结果62例(70侧)中发现乳腺癌16例(16侧、占22.9%),乳腺良性疾病46例(54侧、占77.1%)。其中术后病理证实早期乳腺癌10例,占62.5%。结论外科、影像科、病理科的合作下行乳腺微小钙化灶定位活检在触诊阴性乳腺疾病诊治过程中有重要临床意义。尤其提高了无肿块乳腺癌早诊率,此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8.
结核性胸腔积液是常见的胸腔积液。在治疗中常有纤维凝块产生,形成分隔与多房积液,使治疗难度增大。现将我院采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三种Feulgen染色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索一种快速的Feulgen染色方法,并尝试其在细胞核DNA含量分析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十只健康小白鼠的肝细胞涂片,每只小白鼠的肝细胞涂片分成三组,采用快速Feulgen染色法、改良Feulgen染色法、传统Feulgen染色法对这三组分别染色,用TIGER细胞图像分析仪测量肝细胞涂片内单个完整肝细胞核的DNA含量,比较各组染色效果和肝细胞核DNA含量的测量结果。结果应用快速Feulgen染色法,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细胞核染色深,结构清晰,背景着色淡,而所需染色时间仅为15分钟;同一种方法染色的不同小鼠肝细胞涂片,相同DNA含量倍体肝细胞核的DNA含量均值的变异系数(CV)<10%,CV(快速)IOD(改良)>IOD(传统);各组2、4、8倍体肝细胞核DNA含量间的比值均接近2或4;结论此种快速Feulgen染色方法优于其他两种方法,可应用于图像分析系统对细胞核DNA含量与倍体的测量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湿疹样乳腺癌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因素,提高对湿疹样乳腺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在韩国首尔峨山医院进修进时收集的85例湿疹样乳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女83例,男2例。乳腺有湿疹样表现79例(92.9%),伴乳腺肿块52例(61.2%),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27例(占本组85例的31.8%及占伴乳腺肿块病例的51.9%)。均为伴有乳腺肿块的病例。52例行乳癌改良根治术,30例行乳腺单纯切除术,3例行局部切除术。单纯乳头及乳晕湿疹样乳腺癌11例(12.9%),均为无乳腺肿块的病例,其余74例(87.1%)均合并其他类型的乳腺癌。本组5年生存率为82.1%。其中无乳腺肿块者5年生存率为93.9%。合并肿块者5年生存率为75.0%(P〈0.05),无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者5年率为96.6%,有转移者5年生存率为51.9%(P〈0.01)。结论湿疹样乳腺癌有特殊的临床表现,但易误诊,病灶细胞学和病理学检查可以确诊,伴乳腺肿块者应选择乳癌改良根治术。无乳腺肿块者可选择乳腺单纯切除术,预后与乳腺肿块及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