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29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在应用调制传递函数(简称MTF)进行早期青光眼的诊断中,寻找一种特殊的、敏感的量值,作为早期青光眼的诊断指标。方法:对34例(65只)早期青光眼,19例(37只)疑似青光眼及50例(100只)正常眼作了时空视觉调制传递函数测定并经统计学分析。结果:可疑青光眼组及早期青光眼组各频位MTF值均低于正常眼组各频位MTF值,但可疑青光眼组降低未超过两个标准差;早期青光眼组9.5周/度以上各频位(中、高频区)的MTF值降低均超过两个标准差,而7.5周/度以下各频位(低频区)降低均未超过两个标准差。并算出反映各组视觉特性的两个参数即W值:正常眼78.05、疑似青光眼77.85、早期青光眼71.17,σ值:正常眼0.394、疑似青光眼0.481、早期青光眼0.607。结论:中、高频区各频位MTF值降低超过两个标准差,W值低于71.17,σ值高于0.607可作为早期青光眼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眼底照相机的数字化改造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是1959年A lvis和Navoyny发明的。1965年后逐渐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它采用荧光素钠作为造影剂,造影剂注入血管后随血液进入眼底,在蓝色光波激发下发射出黄绿色的荧光,此时通过荧光眼底照像机可观察到眼底血管的细微  相似文献   
3.
人眼角膜散光矫正的点扩散函数分析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人眼点扩散函数(PSF)分析系统表达角膜散光眼的视网膜成像特性的可行性及角膜散光在不同矫正方式下的光学成像特征.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利用PSF分析系统(PSF-1000)检查和评估26例近视散光患者(年龄18~28岁,球镜度数-3.00~-6.00 DS,散光度数-0.75~-3.00 DC)在配戴框架眼镜、散光软性角膜接触镜(TSCL)和透氧性硬性角膜接触镜(RGPCL)3种全矫状态下的视网膜成像质量,采用26只眼屈光介质调制解调函数(MTF)曲线中的12个点(即分别等同于对数视力表4.0~5.1的12个点)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设置中度近视无散光者26例为对照组.左右眼MTF值比较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与对照组的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3种矫正方式的差异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时再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左右眼的MTF表达具有镜像对称性.与对照组比较,瞳孔直径3.0 mm时,在低空间频率无差异,在中、高频空间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范围:-2.237~-5.421,P<0.05);瞳孔直径6.0 mm时,在12个空间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范围:-2.893~-9.577,P<0.01).3种矫正方式在模拟3.0和6.0 mm 瞳孔直径下MTF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0 mm瞳孔时,除了3.00、3.78、4.78、30.00和37.80周/度5个空间频率外,其余空间频率RGPCL和框架眼镜的MTF值高于TSCL(F值范围:3.229~4.123,P<0.05).6.0 mm瞳孔直径下,12个空间频率的3种矫正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范围:5.609~9.610,P<0.05),RGPCL的MTF值较高.同一矫正状态下,3.0mm瞳孔直径下的MTF值均高于6.0mm瞳孔直径下的MTF值.结论 PSF分析方法能综合表达像差、衍射和散射对视网膜成像质量的影响,RGPCL所产生的泪液镜不仅矫正角膜散光,同时可改善眼的衍射、散射和其他像差效应,从而获得相对较好的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4.
微机控制激光视网膜MTF测定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研究视觉系统视网膜-大脑部分的调制传递函数MTF(或称对比敏感度函数CSF)的测定技术,并研制开发新一代微机控制的激光视网膜-大脑MTF测定仪,方法:对He-Ne激光为光源,利用杨氏干涉法,经光学系统在视网膜上呈现正弦干涉条纹。测定不同空间频率条纹分辨的对比度阈值,便可测算出MTF。结果和结论:初步临床应用表明,该仪器性能稳定,精度高。由于采用微机控制,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适于在科研和临床  相似文献   
5.
激光干涉法测定视网膜功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现代光学中的调制传递函数(MTF)的概念引入生理光学和眼科临床,已使关于视力的理论和临床取得重要的进展。在国内,这方面的工作刚刚开始,测试仪器则尚属空白。本文主要介绍我们研制的激光视网膜MTF测定仪的原理,设计和初步试用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一种测定人眼激光视网膜干涉条纹视力的简易装置。初步临床应用表明,该装置的测试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而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视网膜MTF测定仪的光度测量和光强误差金成鹏,陈武苏中国医疗器械杂志1993;17(5):275一276推导了视网膜照度的特定单位梯提(td)和通常的照度单位勒克斯(lx)的关系。视网膜照度难以直接测量;本文提出了对仪器输出的光强功率进行测量,而得知...  相似文献   
8.
胆石症一旦并发急性阻塞性胆管炎,后果极为严重,其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死亡率大约分别为25%与75%左右.本文以114例急阻性胆管炎作回顾分析,根据20项临床指标,用电子计算机算出患者从痊愈好转到死亡的临界值;凡患者的综合指标小于临界值者其手术治愈率可达80%,大于临界值者死亡率也将高达80%以上.因此,根据某一患者的临床表现,算出其综合指标之数值是否已接近临界值,可以作为是否应该及时手术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1911年Gullstrand氏首创裂隙灯,光源采用Nernst氏灯,这种灯的灯丝呈棒形,通过聚光镜结灯丝象于裂隙处,再由投射镜将裂隙象照入眼部(即临界照明critical illum ination),并用肉眼观察。后来Henker氏配以双目立体显微镜,从而成了早期的裂隙灯显微镜。现代的裂隙灯显微镜,照明方法是1920年Vogt氏改进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视网膜对比敏感度检查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临床前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PACG临床前期患者38例(38只眼)和正常对照24例(48只眼),应用RM-800对比敏感度仪进行视网膜对比敏感度检查,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视网膜对比敏感度在PACG患者临床前期眼与正常对照组在18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CG患者在临床前期视网膜对比敏感度在高频出现下降,对比敏感度检查可以作为早期青光眼诊断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