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芪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2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观察黄芪注射液及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黄芪注射液,一次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2周,待治疗结束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黄芪注射液对治疗心力衰竭有很好的功效,且毒副作用小,价廉易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载脂蛋白的变化。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和健康者,测定血脂、载脂蛋白,并进行组间对比研究。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清TG、LDL-C、ApoB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ApoA1、ApoAl/ApoB比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急性脑梗死组血脂、载脂蛋白与对照组不同,故及时发现指标异常并进行干预可减少急性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TIA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予曲克芦丁片治疗,治疗组36例予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变化,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脂指标,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P <0.05),且2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通心络胶囊可调节 TIA 患者血脂,改善血液流速,降低患者发展为脑梗死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格列美脲和瑞格列奈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格列美脲和瑞格列奈组。格列美脲组40例,口服格列美脲片,瑞格列奈组40例口服瑞格列奈片,疗程4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BP)、空腹血糖(FPG)、2小时血糖(2hPG)、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结果两组FPG、2hPG、HbA1c均有明显下降,但在降低BP、HOMA-IR、Hs-CRP、UAER方面格列美脲组优于瑞格列奈组。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格列美脲较瑞格列奈可更有效地降低UAER。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检测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DKA)和(或)高渗状态(HHS)的高血糖急症(HEs)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方法 对1999~2009年住开滦医院的6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受试者中DKA、DKA-HHS和HHS的构成比分别为57.8%、23.4%和18.8%。DKA[(58±12)岁1、DKA-HHS[(64±16)岁1的年龄明显小于HHS[(78±5)岁1(P=0.008)。DKA、DKA-HHS和HHS的病死率分别是5.4%、20.0%和25.0%。不论高渗程度如何,所有DKA的病死率为9.6%;而不论酸中毒程度如何,所有HHS的病死率为22.2%。Logistics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血渗透压和糖尿病痛程与死亡均有明显的关系,但血渗透压为HEs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虽然年龄和高渗程度均影响HEs的死亡,但发现只有血渗透压是死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87例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和阿卡波糖组。二甲双胍组45例口服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组42例口服阿卡波糖片,疗程4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血压(BP)、空腹血糖(FPG)、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FPG、HbA1c均显著下降,但在降低BP、HOMA-IR、Hs-CRP、UAER方面二甲双胍组优于阿卡波糖组(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二甲双胍较阿卡波糖更有效地降低UAER。  相似文献   
8.
王小洁  郭菊秋  许绍忠  张寒 《中成药》2014,(11):2438-2440
目的应用丹红注射液及通心络胶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住院阶段2周,对照组基础用药,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第二阶段对照组基础用药,治疗组服用通心络胶囊连续6月。在治疗前、后行同型半胱氨酸(Hcy)、简明精神状态评定量(MMSE)评分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Hcy下降,MMSE评分有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Hcy及MMSE评分均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MSE评分变化更明显。2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治疗组血流速加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流速减缓,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流速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CA、BA变化最明显。结论丹红联合通心络可减低AD患者Hcy,提高MMSE评分,提升脑血流速,改善AD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8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治疗、辛伐他汀组和通心络+辛伐他汀组,每组60例。通心络组给予通心络胶囊1.14 g,每日3次;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20 mg,每晚一次;通心络+辛伐他汀组在辛伐他汀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1.14 g,每日3次;疗程均为3个月。3组患者治疗前后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平均斑块个数和斑块总积分,同时进行检测肌酸激酶及肝功能的变化,并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IMT、平均斑块个数、斑块总积分均有所改善(P<0.05),通心络组与辛伐他汀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通心络+辛伐他汀组的改变优于其他两组(P<0.05),3个月内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通心络胶囊可以明显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疗效与辛伐他汀相当,通心络与辛伐他汀合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8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服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并监测二组治疗前后血脂、血液黏度的变化及NIHSS评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血脂、血液黏度指标、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出现再发脑梗死事件多于治疗组。结论通心络胶囊可减低血脂、血液黏度,降低NIHSS评分,减少脑梗死复发,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