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2.
以液态苯、甲苯、对-二甲苯、乙基苯、氯代苯、苯乙烯、异丙苯、四氯乙烯、甲基环己烷和壬烷等常见VOCs为原料,在一定的温度下,通过控制载气流速来配制10年标准染毒气体。详细介绍了配制10种VOCs标准染毒气体的方法,探讨了所配标准气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提出了用动态配气装置配制10种VOCs标准气体的方法。同时,分别用热解吸-气相色谱法和固相微萃取-气相色变法对所配的VOCs 的标准染毒气体的浓度进行了测定。实验证明,所配标准气体的称量结果与二种方法的测定值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用扩散管法配制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s) 标准染毒混合气体,其VOCs的浓度可以较方便调整。其扩散率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 。该动态配气方法适用于环境中低浓度VOCs 在毒理学 染毒上的应用。且扩散管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3.
用动态配气设备和鼻式吸入方法染毒,采用雄性豚鼠对环境中10种挥发性污染物(苯,甲苯,对二甲苯,乙基苯,氯代苯,苯乙烯,异丙苯,四氯乙烯,甲基环己烷和壬烷混合物)的吸入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SPME-GC)法同时测定了血中这10种化合物浓度的经时变化规律。用线性房室模型评价了这些物质的代谢动力学。  相似文献   
4.
锌诱导兔肝金属硫蛋白(Zn7-MT)是一种富含半胱氨酸的低分子量的锌结合蛋白,在金属代谢和解毒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项研究是采用外源性的MT在鼠原代肝细胞(RPHC)中,对金属铅毒性方面所起的保护作用进行研究,其方法是将RPHC单层培养24小时,然后加入一定浓度的(Zn7-MT)后,并将RPHC在各种浓度铅中,实施暴露24小时,分别测定细胞乳酸脱氢酶的渗出量和K^ 的损失来评价它们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同时,研究铅在细胞内,外的铅元素的分布和吸收情况,以及在Zn7-MT的存在下,探讨Zn7-MT在RPHC中对铅毒性方面所起的作用,实验结果证明,在Zn7-MT的存在下,铅对细胞的毒性作用显著性降低,其细胞对铅元素的吸收和聚集产生一定的改变,在对照组细胞的胞质中,铅可能主要与高分子量的蛋白结合,而在Zn7-MT存在下,这些金属可能主要与Zn7-MT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应用本方法对质控样品标准粉、奶粉、猪肝分别测定10次,相对标准偏差为2.6%,5.6%,4.2%。分别分析5种一级标准物质中硒含量,结果与标准值吻合,检出限为0.6ng/ml,加标回收率在83%~116%。本文探讨了22种常见共存离子的干扰及5种掩蔽方法,当加入1%铁氰化钾时,可大大提高干扰离子的允许量。本法使用仪器价格便宜,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用样量少(2ml),线性范围宽(0~500ng/ml),适用于不同含硒量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食物中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郝守进  毛坤元 《卫生研究》1992,21(4):196-199
建立了测定食物中硒的氢化物原子荧光方法。本实验应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选择了最优实验条件。在最优实验条件下,应用氢化物原子荧光(HG-AFS) 法测定硒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6μg/L,最低检出量为1.2ng。用0~100μg/L硒的标准溶液进行重复测定,其变异系数在10%以下。测定食物样品标准粉、奶粉和猪肝的变异系数分别为6.5%、2.7%和3.1%;其平均回收率依次为101%、98%和90%;同时还测定了6个标准参考物质,测定值与标准(估计)真值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7.
固相微萃取技术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一类重要的环境有机污染物[1],由于这类污染物种类较多,大多数以较低的浓度存在,其存在样品又具有多样性,因此,必须经过前处理后,才能进行分析。传统的样品处理技术很多,包括液萃取、蒸馏、索氏萃取等,但大多操作繁杂费时,都不...  相似文献   
8.
环境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定性和定量地研究环境污染对人们健康的影响,是当前环境卫生领域的重要问题,也是环境卫生工作者所面临的难题之一。其中,研究人类以各种不同的途径(如空气、水、土壤、饮料食物等)接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s)对人体健康影响,还处于初始阶段。许多VOCs存在于民用产品中,广泛分布于环境之中,在如此众多VOCs中,有些经过毒理实验证明,对人体具有确切的毒性,有些具有潜在的危险。但对于低浓度的VOCs与疾  相似文献   
10.
金属硫蛋白的α、β结构域与铅结合形式及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李铉  郝守进  刘颖  茹炳根 《卫生研究》2001,30(4):198-200
为研究金属硫蛋白与铅的相互作用 ,从基因工程菌 (BL2 1菌 )中分别提取并纯化结合了镉的金属硫蛋白α和β结构域 ,用酸解的方法脱去蛋白中的金属镉 ,然后用Sephadex G2 5纯化分别得到脱金属的α和 β结构域硫蛋白 (apo α MT和apo β MT)。在apo α MT和apo β MT中分别加入不同比例的铅 ,待反应完全后 ,用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它们的巯基金属簇结构。经紫外吸收光谱图研究证明 :α结构域与铅反应可产生两种形式的结合物 ,一种为结合 4个铅的MT(Pb4 α MT) ,另一种则为结合 7个铅的MT(Pb7 α MT) ,而 β结构域与铅反应仅生成一种结合 3个铅的产物 (Pb3 β MT)。同时 ,通过与DTNB反应测定了它们的速率常数 ,结果表明结合了 4个铅的α结构域比另外两个产物的稳定性好。该研究对进一步探讨金属硫蛋白与铅反应的机理及其排铅功能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