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通过回顾中华预防医学会(CPMA)与英国无国界卫生组织(HPA)签订战略合作伙伴协议,积极协调和筹备首届大湄公河次区域传染病预防控制国际合作研讨会的过程,分析总结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相关国家和组织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经验,特别是跨边境合作的措施及成果,以及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认为大湄公河次区域传染病防控NGO合作平台及工作网络初步建立,对跨境地区疾病防控将构成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2.
据卫生部提供的全国艾滋病流行按传播途径分类的数据显示,经性途径传播呈不断上升趋势,并逐渐成为我国艾滋病流行的主要传播途径。暗娼作为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的高危人群和桥梁人群,成为我国艾滋病防治的重点目标人群。深入开展娱乐场所的高危行为干预工作,是目前我国遏制流行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吸毒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注射毒品及“共用注射器”危险行为的比例较高,成为艾滋病在我国传播的重要危险因素。“吸毒”行为重在预防。本文通过对420名吸毒者的定性访谈和问卷调查,对“吸毒”行为的成因作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4.
有关同性恋或双性恋的男性、处于感染危险的女性以及青少年人群的研究显示,HIV相关危险行为可以通过行为干预的方式成功进行矫治。毫无疑问。其中的艾滋病教育担当了重要的角色。在美国,当降低HIV危险项目(riskre—duction)在静脉注射吸毒者中间开始实施的时候,有关艾滋病的教育信息在这个人群中的传播非常广泛。但是,单纯依靠艾滋病知识却并不能使他们对危险行为得以免疫。对危险的理智的认识未必会转化成持续的行为改变,尤其是对于那些有着内在的愉悦和满足感的行为,比如性交或使用毒品,就更是这样。有的人甚至悲观地认为艾滋病教育是失败的。对卫生关怀提供者的短期教育项目的评估显示,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索在艾滋病防治领域,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对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进行行为干预和转介检测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宣传倡导,提供政策与资金保障,选择社会组织,签署服务协议,加强督导评估等一系列配套措施,中大阳光工作组对长沙市MSM人群进行行为干预和转介检测。结果:提供干预服务1 209人次,转介MSM447人接受检测,新发现艾滋病毒感染者17人,梅毒32人。长沙市MSM人群月干预覆盖率由25.3%提高到78.2%。结论:项目的实施,促进了长沙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对"购买服务"模式的进一步实践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吸毒人群的行为干预策略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相似文献   
8.
自从应用低敏酶联免疫法(IS-EIA)检测艾滋病毒1型(HIV-1)早期感染以来,人们越来越关注开发实验技术来检测HIV-1早期感染的研究,这一技术能够区分早期感染与长期感染,所以可借助于采集各种横断面人群的血清标本来监测相应人群的HIV-1发病率,从而为开展人群中的HIV-1感染的监测提供了有力的公共卫生手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10.
众所周知 ,共用注射器和其它器具静脉注射毒品 (IVDU)是艾滋病病毒 (HIV)传播的一条途径 ,但IVDU对艾滋病(AIDS)流行的影响远远超出注射者的圈子。那些与IVDU发生性关系的人也处于经性传播感染HIV的危险。通过共用注射器或与IVDU者发生性关系而感染HIV的母亲所生的孩子 ,也可能被感染。自从HIV流行开始以来 ,美国的AIDS病例中超过三分之一 (36 % )直接和间接与IVDU有关。这种令人担忧的趋势仍在继续 ,在 1999年报告新发的 4 6 4 0 0例AIDS中 ,13833例(30 % )与IVDU者相关 (附图 )。附图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