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 调查一起疑似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 subsp. Equisimilis, SDSE)引起的发聚集性发热事件,为今后处理类似事件积累经验。方法 2020年5月22日天津市某公司内出现不明原因聚集性发热病例,采集24例患者咽拭子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微流体芯片技术、基因测序技术、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等方法进行病毒、细菌等相关病原体检测。现场采集90份环境样本进行细菌检测。结果 24份咽拭子标本中,9份标本检出溶β-溶血性链球菌,经VITEK2生化鉴定系统及质谱鉴定仪确认为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万古霉素、氨苄西林、氯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唑林、头孢曲松、青霉素100%敏感,对庆大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克拉霉素100%耐药,对复方新诺明中度耐药(耐药率为55.6%),对四环素的耐药率为77.8%,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66 666个reads为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的基因片段,覆盖基因组长度为2 179 445 bp,覆盖度达到60%。环境样本各项细菌检测指标均合格,未检出β-溶血性链球菌和嗜肺军团菌。结论 这是一起疑似由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引起的聚集性发热事件,在天津地区尚属首次。SDSE引起的暴发感染在国内非常罕见,迅速对病原体进行分离鉴定是确定疫情爆发原因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了解天津市细菌性腹泻病原谱构成,探讨近年来天津市主要病原菌的变异和流行变迁规律,为细菌性腹泻诊断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2018—2020年天津市哨点医院细菌性腹泻症候群患者标本826份,开展多种肠道致病菌检测,并对优势菌进行PFGE(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分子分型分析。结果 天津市细菌性腹泻病病原谱前三位的分别为:沙门菌(5.69%)、致泻性弧菌(2.66%)、嗜水气单胞菌(1.09%)。沙门菌可分为14个血清型,其中肠炎沙门菌为优势血清型(占44.68%),其次为鼠伤寒沙门菌(占19.15%)。2018—2019年的沙门菌流行趋势较为平缓,2020年则呈双峰分布。2018—2019年7—8月为副溶血性弧菌检出阳性高峰期,2020年全年均未检出副溶血性弧菌。46株沙门菌成功分型,得到33种PFGE带型,菌株间相似度在51.7%~100.0%,其中PT22、PT24、PT25为优势型。结论 沙门菌是天津市2018—2020年细菌性腹泻病的主要致病菌。分子分型结果呈现多样性。为有效防控细菌感染性腹泻,应针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和高发季节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012—2019年期间天津市婴幼儿食品和冲调谷物制品中阪崎肠杆菌(Enterobacter sakazakii,ES)的污染状况及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情况。方法 收集2012—2019年采集的婴幼儿食品和冲调谷物制品样品信息,并对这两类食品中阪崎肠杆菌检出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两类食品中检出的阪崎肠杆菌进行分子分型分析。结果 婴幼儿面条、婴幼儿饼干、婴幼儿其他食品、婴幼儿米粉、婴幼儿奶粉中阪崎肠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0.7%,6.1%、3.8%、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确切概率法P<0.001);冲调谷物食品中芝麻糊的阪崎肠杆菌检出率最高,达到57.1%,麦片、藕粉、其他冲调谷物食品检出率分别为13.6%、23.3%、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天津市、外省生产的冲调谷物制品中阪崎肠杆菌检出率分别为20.0%、3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食品与冲调谷物制品检出率分别为3.2%、3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样品共分离出39株阪崎肠杆菌,共分为34个PFGE带型,型别较分散,菌株间相似度在32.34%~93.94%,呈高度多态性。TJ13Cro0001和TJ13Cro0002的相似度为93.55%,TJ19Cro0013和TJ19Cro0025相似度为93.94%,分别属于同一型别PFGE型。其余各分离株酶切图谱各不相同, 相似性系数均在90% 以下, 被确定为不同 PFGE型。结论 天津市冲调谷物制品中阪崎肠杆菌污染状况较婴幼儿食品更为严重,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必须加强全市婴幼儿食品及冲调谷物制品从原材料、生产、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IgM/IgG抗体检测(化学发光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程监测和转归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3月1日在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核酸检测阳性的COVID-19确诊患者88例(115例血清样本)作为疾病组,排除COVID-19(核酸检测阴性)的其他疾病患者245例(245例血清样本)作为对照组。用化学发光法检测SARS-CoV-2 IgM和IgG抗体。结果 SARS-CoV-2 IgM抗体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0.91%、100%;SARS-CoV-2 IgG抗体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8.64%、100%;IgM和IgG抗体联合检测敏感性显著提高至96.59%,特异性为100%,与核酸检测的总符合率高达99.10%。SARS-CoV-2 IgM抗体水平在COVID-19病程中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IgG抗体水平随着病程的进展逐渐升高。结论 SARS-CoV-2 IgM和IgG抗体化学发光法联合检测敏感性高,可作为COVID-19一种有效的辅助诊断,在病程监测和转归方面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