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索患者亲属在面对巫术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时,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方法对60例巫术所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亲属,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结果60例患者亲属的总分及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住院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存在多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2.
郎春英  黄群明 《护理研究》2006,20(5):1162-1163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病人及其配偶时婚姻质量评价的一致性,以便更好地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方法]采用婚姻质量问卷对60例海洛因依赖病人及配偶进行测评。[结果]海洛因依赖痛人对婚姻质量的评价显著高于其配偶(P〈0.01)。[结论]海洛因依赖病人及配偶对婚姻质量评价的一致性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对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156例患者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SCL-90总分、阳性均数、阳性项目数及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SAS及SDS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家庭关怀度及家庭照顾水平,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158例肺癌患者心理分析及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心理分析及干预减轻肺癌患者的抑郁情绪,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心理状况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评定工具,同时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通过158例肺癌患者心理分析,SCL-90结果,肺癌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值显著增高.结论通过心理干预的实施,有利于减轻肺癌患者的负性心理,从而有利于肺癌患者的治疗,改善预后及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患者亲属在面对巫术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时,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方法对60例巫术所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亲属,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结果60例患者亲属的总分及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住院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存在多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住院心理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对96例心理障碍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分别在入院2周末和6周末对药物依从性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服药依从性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心理障碍患者服药依从者较差,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他们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疗效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本院门诊12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一般心理护理,干预组在抗抑郁药物治疗同时给予强化心理行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w后抑郁状况及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干预6w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评分及HAMD减分率、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干预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心理分析及干预:减轻肺癌患者的抑郁情绪,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心理状况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评定工具,同时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通过158例肺癌患者心理分析,SCL-90结果,肺癌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值显著增高。结论:通过心理干预的实施,有利于减轻肺癌患者的负性心理,从而有利于肺癌患者的治疗,改善预后及提高生活质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本院住院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以利培酮系统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8周的心理干预。随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采用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分别于入组时及随访结束时进行评估。结果入组时,PANSS、QOL-100、SDSS评分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结束时,观察组PANSS总分及阴、阳性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生活质量总评分,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及SD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认知护理干预在儿童精神分裂症记忆损害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儿童精神分裂症患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认知护理干预,2个月后对两组患儿的记忆状况进行比较。结果:采用中国韦氏儿童记忆量表进行评估,观察组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瞬时记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儿童精神分裂症患儿记忆损害状况,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