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9 毫秒
1
1.
目的了解青少年截瘫患者父母亲的心理状况和需求,探索促进其身心健康的相关因素及干预方法。方法对42例青少年截瘫患者父母亲选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及分析,并与全国常模比较,并根据调查存在的心理问题与实施3个月的心理干预,并比较干预前后的差异。结果截瘫患者父母(SCL-90)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恐怖显著高于我国常模值(P<0.05);经3个月的心理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其(SCL-90)的得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护理和关注青少年截瘫的同时,医护人员应深入了解其父母的心理状况,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指导,更好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改进密闭式回血方法,寻求更为合理的回血方式,避免回血操作导致的不良事件发生。方法对43例血液透析患者分别运用常规、连接三通开关、改良血液透析管路3种密闭式回血方法进行回血,每组各43例次。对动脉端回血量、回血时间和全程回血量、回血时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评估3种密闭式回血方法回血时患者的自觉症状。结果动脉端回血量与回血时间比较:三通开关回血法生理盐水用量最少(12.95±3.54)mL,回血时间最短(5.37±1.11)s;改良血液透析管路回血法次之,分别为(24.58±11.52)mL和(12.00±2.57)s;常规密闭式回血法生理盐水用量最多(73.23±15.23)mL,回血时间最长(47.49±10)s。三通开关回血法存在操作不方便、有空气栓塞风险的弊端。应用常规密闭式回血法回血,4例留置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的患者在回血时感觉有发冷,1例体质较弱的内瘘穿刺患者出现寒战。结论改良血液透析管路密闭式回血法操作简单、方便,可有效避免回血操作带来的发冷、寒战、感染、针刺伤、急性左心衰竭等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围术期预见性护理模式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6日—2021年1月31日在我院行THR治疗的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围术期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护理,40例)与观察组(预见性护理,40例),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的髋关节功能、关节恢复效果、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  相似文献   
4.
建立临床护理支持系统,主动适应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采取院内医疗第一线快捷优质服务.服务范围包括导医导诊、入院处置、医疗运输等,减少护理人员从事非专业性、技术性工作的时间,确保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加强护患关系,既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又提高病人满意度及工作效率,使护理质量得到提高,真正做到"将时间还给护士,将护士还给病人".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粤北地区某三级甲等医院医护人员、恶性肿瘤患者及家属对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态度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本院210名医护人员、105名恶性肿瘤患者家属及103例恶性肿瘤患者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态度及影响因素。结果医护人员、家属及患者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认知率分别为16.7%、9.5%及6.8%;赞同实施率分别为85.7%、51.4%及88.3%。不同文化程度、宗教信仰、住院经历及丧亲原因的家属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家属及患者支持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原因不一,其中选择较多原因为疾病长期折磨、临终时应减轻痛苦等;不支持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原因医护人员选择较多为没有法律支持、应救死扶伤,家属选择较多为伦理道德问题,患者选择较多为有事未了。结论不同地区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认知程度可能不同,医护人员及患者对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态度较家属更认可和支持,多因素影响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态度,实施时需综合考虑社会道德观念及法律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7.
建立临床护理支持中心以促进整体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临床护理支持系统,主动适应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采取院内医疗第一线快捷优质服务。服务范围包括导医导诊、入院处置、医疗运输等,减少护理人员从事非专业性、技术性工作的时间,确保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加强护患关系,既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又提高病人满意度及工作效率,使护理质量得到提高,真正做到“将时间还给护士,将护士还给病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分阶段康复护理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选取广东省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21年4月收治的84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分阶段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护理后为出院时)膝关节活动度。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护理后为出院时)HSS膝关节评分量表评分。护理8周后,比较2组患者护理效果。出院时,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2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HSS膝关节评分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均大于护理前,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HSS膝关节评分量表评分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阶段康复护理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