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湿性医疗技术治疗烧烫伤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烧伤湿性医疗技术(MEBT/MEBO)治疗各种深度烧(烫)伤创面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对1997年3月至2006年12月治疗的各种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计416例烧烫伤病人,均采用MEBT/MEBO治疗,3例火药烧伤患者因合并严重呼吸道烧伤、爆震伤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413例全部治愈;浅Ⅱ度创面最短愈合时间6d,最长13d;深Ⅱ度创面均于19d内愈合;全组愈合时间最长者78d;较大面积的深Ⅱ度与Ⅲ度创面愈合良好,9例患者的深Ⅲ度肉芽创而形成后期行点状自体皮移植封闭创面,其余均自行愈合.结论:烧伤湿性医疗技术适用于各种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疗效显著,方法简单,容易掌握,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探讨科学、可行的手术室管理方法及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预防措施。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对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环境、工作压力、知识结构、心理压力等方面进行调查,对手术室护士行为规范、工作环境、工作流程进行观察调查分析研究其可能潜在的危险因素。结果护士在手术室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强化自我保护意识,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有效避免医院感染,确保护士以及患者的人身安全。结论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在保证手术室护士工作高质量完成的前提下确保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还能够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脊神经后支阻滞治疗脊神经后支损伤引起的急性腰痛的疗效。方法采用利多卡因、曲安奈德混悬液经皮穿刺阻滞脊神经后支,分别在治疗后30min、24h、48h、1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疗效随访结果优良率99.8%。结论经皮脊神经后支阻滞治疗急性腰痛效果显著,操作简单,适合在急诊外科实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方法 通过对手术治疗的43例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治疗43例中痊愈37例(86.0%),其中带T管出院14例,死亡6例(14.0%),其中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肝肾综合征1例、肝昏迷1例、ARDS 1例.结论 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临床表现不典型,把握好手术时机,采用适当的手术方法,注意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是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产褥期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6例产褥期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全部治愈出院.术后均获得切口甲级愈合,无并发症.结论 产褥期应警惕急性阑尾炎的发生,尤其对不典型腹痛伴发热的患者.产褥期急性阑尾炎影响患者生命安全的主要原因是延误诊治,一旦确诊应及时手术治疗,辅以积极的抗感染治疗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经T管胰液引流预防胰瘘的方法、并发症、死亡率及疗效。方法分析44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后在Child术式基础上经T管胰液引流的病例资料。结果本组术后无胰痿发生,3周左右拔除胰管引流管。发生并发症14例(31.8%),肺部感染4例,右胸腔积液3例,消化道出血2例,胃排空延迟2例,局限性腹膜炎2例,腹腔脓肿l例,予相应处理后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经T管胰液外引流可避免胰肠吻合口处胰液的积聚及胰酶对吻合口的腐蚀,采用稳妥的胰肠吻合。对预防胰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褥期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6例产褥期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全部治愈出院。术后均获得切口甲级愈合,无并发症。结论产褥期应警惕急性阑尾炎的发生,尤其对不典型腹痛伴发热的患者。产褥期急性阑尾炎影响患者生命安全的主要原因是延误诊治,一旦确诊应及时手术治疗,辅以积极的抗感染治疗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抑癌基因DLC-1、p16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特点,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手术切除的胃癌标本69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的DLC-1、p16蛋白表达.结果 各病理类型胃癌组织DLC-1、p16蛋白均有不同程度表达降低或缺失.结论 DLC-1、p16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缺失的改变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DLC-1、p16蛋白表达可以作为辅助临床判断胃癌的生物学行为以及推测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腹部并全身多发创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腹部并全身多发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方法.结果 手术治疗65例,非手术治疗7例,治愈69例,治愈率95.8%( 69/72);手术死亡3例,死于多发性重度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结论 腹部并全身多发创伤优先处理危及生命器官的病变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