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脓毒症是感染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nflammatory responses syndrome,SIRS).目前认为凝血系统功能障碍贯穿于脓毒症的整个发展过程,凝血/纤溶系统功能障碍在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应用参附注射液(shenfuinjection,SFI)辅治脓毒症患者,观察该药对脓毒症患者血清D-二聚体和预后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病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惠芳  邱泽亮  林彬 《广东医学》2005,26(5):700-701
目的观察针灸与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91膝)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49膝),针刺犊鼻、鹤顶、血海等穴,并同时加艾灸;对照组26例(42膝),单纯性针刺治疗,穴位同观察组。经2个疗程(20次)治疗,对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参数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优37膝,良5膝,可4膝,差3膝,优良率为85.7%;对照组优18膝,良9膝,可8膝,差7膝,优良率为65.3%,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间歇性高容量血液滤过(pulse high volume hemofiltration,PHVHF)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表面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和TLR4 mRNA表达的临床意义. 方法 4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PHVHF组,每组20例.另选1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24,48,72 h RT-PCR法检测单核细胞TLR2和TLR4 mRNA表达,ELISA检测血浆中TNF-α和IL-6浓度.比较各组生命体征、血清胆红素(BIL)、肌酐(Cr)、尿素氮(BUN)、乳酸水平(Lac)、氧合指数(PaO2/FiO2)、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变化及预后,并监测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 结果 脓毒症组TLR2和TLR4 mRNA表达及TNF-α、IL-6的浓度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HVHF组72 h后,TNF-α和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PBMC表面TLR2和TLR4表达分别与常规治疗组同时相点比较显著降低(P<0.01);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HVHF组治疗72 h后,平均动脉压(MAP)和PaO2/FiO2较治疗前明显上升,Cr、BUN、Lac、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与常规治疗组同时相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HVHF可降低严重脓毒症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改善重要器官功能水平,缩短ICU住院时间,下调PBMC 表面TLR2、TLR4表达可能是其治疗严重脓毒症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治疗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PDRAB)血流感染的临床疗效,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医院2008年12月-2011年12月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治疗PDRAB所致血流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药敏、临床疗效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血流感染患者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80.0%,细菌清除率64.0%,死亡4例,病死率16.0%;生存组患者肾功能逐渐好转,降钙素原下降,面死亡组肾功能、降钙素原升高.结论 PDRAB引起的血流感染,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严重脓毒症病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天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8例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参附治疗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救治,参附治疗组患者则在常规救治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d和7d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NK细胞(CD+16+56)的百分率。同期选取1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结果:治疗前,两治疗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两治疗组T细胞亚群和NK细胞计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参附组外周血CD3+、CD4+、CD8+和NK细胞计数在治疗后7d明显回升(CD3+:498±248比663±291,CD4+:302±197比378±284,CD8+:208±103比278±120,NK:170±75比275±50,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CD3+:663±291比579±302,CD4+:378±284比320±233,CD8+:278±120比230±138,NK:275±50比25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参附组和对照组的病死率分别为25%(9/36)和37.5%(12/3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ICU住院时间分别为(10.5±3.2)d和(12.2±2.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12)。结论:严重脓毒症患者在常规救治的基础上早期使用参附注射液,能明显改善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免疫抑制,有助于维持免疫炎症调节功能的平衡,缩短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间歇性高容量血液滤过(PHVHF)后,严重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2(TLR2)mRNA表达水平变化及预后情况。方法将4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分为PHVHF组(20例)和常规治疗组(20例),在相同的常规治疗基础上,PHVHF组加用PHVHF治疗,至少持续治疗72h。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和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并记录两组患者28d生存率和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72h各时间点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同时以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技术检测TLR2mRNA表达。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TLR2mRNA、TNF-α、IL-10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PHVHF组患者APACHEⅡ、SOFA评分均下降(P均〈0.05)。两组患者28d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HVHF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72h后,PHVHF组患者血浆TNF-α、IL-10、TLR2mRNA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与同期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HVHF组血浆IL-10/TNF-α比值也较常规治疗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PHVHF能通过清除炎症介质,下调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LR2表达,达到恢复机体促炎/抗炎平衡,从而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的总体病情。  相似文献   
7.
有血清和无血清培养人表皮干细胞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对象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 Ⅱ型dispase酶、角质形成细胞无血清培养液(K-SFM)、胎牛血清(FCS)、DMEM无血清培养液、牛垂体提取物(BPE)均购自美国Gibco公司,人胎盘Ⅳ型胶原购自美国Sigma公司,角蛋白19(K19)单克隆抗体为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产品,整合素β1多克隆抗体购自美国Oncogene公司,Envision试剂盒由丹麦DAKO公司提供。FACS Calibur型流式细胞仪为美国Becton Dickinson公司产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急性心力衰竭(AHF)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心力衰竭入院的患者51例,正常对照组45例,于入院后24 h 内及10 d 后(死亡患者截止死亡前)进行 APACHE II 评分、检测 RDW、平均红细胞体积(MCV)、N 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BNP)等指标,床旁心脏超声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出院患者28 d 心血管事件(全因死亡、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加重或再入院)发生情况。结果 AHF 患者的 RDW、NT-proBNP 均高于对照组,随着心功能不全加重而加重, Peason 相关分析显示 RDW 与 NT-proBNP、APACHE II 评分呈正相关,与 LVEF 呈负相关,其中 RDW 与 NT-proBNP 相关性更强。住院期间 RDW 动态变化与 AHF 患者28 d 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关。讨论 RDW 可以反映 AHF 危重程度,动态检测 RDW 对判断AHF 近期预后有意义,且高效、易得、费用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情危重程度的关系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ICU收治的符合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断的老年患者88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检测血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常规、N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BNP)、D-二聚体检查,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II)及肺炎严重度评分(PSI)。根据28天预后分为存活组(52例)与死亡组(36例)。分析RDW与PSI评分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老年CAP预后的独立危象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ROC)曲线评估RDW与生物标志物组合对老年CAP的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1.死亡组的RDW、D-二聚体、APACHE II评分及PSI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或P<0.05);2.RDW随着PSI评分升高而升高,两者呈正相关关系(r=0.49 P<0.01);3..RDW、D-二聚体、APACHE II评分及PSI评分均是老年CAP患者28天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4. RDW、D-二聚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0.76,截断值分别为12.98%,0.43mg/L。RDW联合D-二聚体的AUC为0.86。结论 RDW对老年CAP患者有一定的危险分层级预后评估价值。联合检测RDW及D-二聚体能提高老年CAP预后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表皮干细胞的体外快速分离和培养方法。方法运用DispaseⅡ酶和胰蛋白酶两步法从手术切除的人包皮组织中分离获得表皮干细胞。分离的表皮片经表皮干细胞培养基(ESCM)悬浮,接种于IV型胶原包被的培养板中,37℃、5%CO2饱和湿度的细胞培养箱内静置培养10min,留用贴壁细胞;Ⅳ型胶原黏附、分离并富集后继续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细胞的生长状况;检测细胞克隆形成率及克隆维持时间;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表皮干细胞标志物β1整合素和角蛋白19(K19)的表达。以角质形成细胞作为对照。结果组织学观察显示,培养24h后细胞呈克隆状生长;所分离、培养细胞的克隆形成率高于对照角质形成细胞,且克隆维持时间较长;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培养细胞β1整合素及Kl9均呈阳性表达。结论运用Ⅳ型胶原黏附结合ESCM培养可以实现人成体表皮干细胞的快速分离和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