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掌握焦作市含密封源仪表的应用状况、周围辐射水平,操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及放射事故发生情况。方法 用统一的调查表逐户对含密封源仪表的应用状况进行逐项调查;使用FD-3013B伽玛辐射仪对全市含密封源仪表周围辐射水平进行监测;使用FJ-427 AI型热释光剂量仪和HW-Ⅴ型热释光精密退火炉进行个人剂量检测。结果 调查监测29家应用单位共244台含密封源仪表,其中17台(6.97%)超标。2000~2004年共监测含密封源仪表工作人员个人外照射剂量225人次,5年人均剂当量为0.23 mSv·a-1。2000~2004共发生5起含密封源仪表放射源丢失事故,占同期放射事故的83%。结论 我市含密封源仪表辐射剂量水平大部分符合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含密封源仪表操作人员外照射年剂量当量远低于年剂量限值。但水泥行业等使用含密封源仪表的单位易发生放射源丢失事故,应把这些单位作为监管重点,做好放射防护工作,杜绝放射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焦作市室内装修空气质量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轶伟  崔明  赵立峰  王建树 《中国热带医学》2005,5(9):1965-1965,1958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居装修形成热潮,大量装修材料涌入室内。因装修引起的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公众的身体健康。为了解焦作市室内装修污染状况,我们于2005年4—7月对焦作市22户新装修居室进行了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焦作市放射工作人员所接受的外照射剂量水平。方法用热释光测量方法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外照射个人剂量测定。结果1998~2004年共测定4 172人次,平均监测率为83.96%,人均年剂量当量为1.133 mSv,年剂量小于5mSv的人员占95.42%。其中X射线诊断人员受照剂量最高达1.270 mSv/a,最低为密封源其他应用工作人员。结论焦作市个人剂量监测率较高,绝大多数放射工作人员年受照量较低,工作场所防护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识别、评价、控制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为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与建设项目类似的工程进行类比调查,采用检查表法、类比法与定量分级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的选址与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卫生辅助用室设置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毒物、噪声等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属于一般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结论该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是可以预防的,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该项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连轶伟  谢立璟 《中国热带医学》2006,6(5):922-922,881
突发中毒事件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目前我国中毒危害仍相当严重,我国疾病死亡顺位谱显示,中毒伤害死亡人数排到了第五位,各种突发中毒事件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带采了严重威胁。如何提高现场处置能力,快速有效应对突发中毒事件,减小危害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现就突发中毒事件现场处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五起放射源丢失事故发生原因,以便吸取经验教训,加强放射源管理,防止放射事故发生。方法 查阅五起放射事故的管理档案,系统分析发生的共性原因。结果 用源单位法制观念薄弱,无放射防护责任和意识,缺乏安全防范措施;宣传教育不够,职工缺乏必要的知识和安全意识,造成放射事故的发生。结论 监管部门、用源单位应针对以上原因采取措施,防止放射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氟作业工人的尿氟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某铝厂低浓度氟暴露组和非暴露组作业职工尿氟检测表明,与工人在车间内接触时间长短有关,提示作业场所氟化氢浓度在车间最高容许浓度范围内,仍不应忽视对暴露职工的健康监护工作。监测结果:氟暴露组选择该厂电解二、三车间实检人数468名,男性450人、女性18人、平均年龄33.23岁,平均工龄11年。非氟暴露组选择本市无氟接触史职工201名,其中男171人,女30入,平均年龄345岁。空气中氟测定采用《车间空气监测检验方法》,在每组电解槽南、北及中间作业地带各设采样点。连续采样三天,共监测76个作业点,228个样品,HF的浓度范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