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3篇
特种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核事故后公众心理恐慌的原因并探讨其控制措施。 方法 开通核辐射专线咨询电话,设立放射病专家门诊。以日本福岛核事故后主动打电话咨询的人员与归国后主动要求进行体表放射性污染检测的人员为调查对象,对其中的核事故心理恐慌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启动地下应急洗消室,对自愿前来做体表放射性污染检测的日本归国人员进行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检测分析。 结果 共接到咨询电话118个,问题657条;对56人进行了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检测。受检人员不存在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但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恐慌。 结论 核事故后公众心理恐慌的原因可归结为对核事故的恐惧心理、对核事故的有限认识、未及时掌握社会信息及受社会和市场秩序的影响等。应加强心理疏导和宣传教育,编制放射性污染处理技术方案,重视舆论导向,做好信息的发布与传播,使公众对核和辐射事故的特点、潜在危害及有效防护措施有科学的了解,进而降低对核和辐射事故的恐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加强上海市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质量管理,规范职业健康检查技术服务行为。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专题访谈以及现场评估的方法,得出上海市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基本情况。 结果 在所调查的64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中,有3家机构2013年起不再继续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另有19家机构从2012年起未开展。所有参与调查的机构在组织机构、人员配置、仪器设备、工作场所及质量管理方面虽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基本满足质量控制要求。 结论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在上级机构的指导下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使它们在职业健康检查方面的综合工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为上海市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规范化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初步了解核医学工作人员体内可能受到放射性核素污染的情况。【方法】选择上海市2家开展核医学诊疗医院的放射科工作人员共34名作为调查对象,其中核医学医生8名、核医学技师14名、核医学护士12名。先通过体表放射性污染检测确认其无体表放射性污染后,再用全身计数仪进行全身扫描判断其是否受到体内人工放射性核素污染。【结果】核医学工作人员均未检测出α表面污染,核医学医生、技师和护士β表面污染分别为(13.8±0.8)、(14.1±0.8)、(14.0±0.7)次·s-1。8名核医学医生中,分别有2、2、4名受到18F、99mTc和131I污染;14名核医学技师中,分别有3、5、2名受到18F、99mTc和131I污染;12名核医学护士中,分别有6、8、5名受到18F、99mTc和131I污染。核医学技师体内18F活度为1 997~9 401 Bq,核医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