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采用热变性温度法和液相复性速率法对—轻型特征及血清学反应相似米克戴德军团菌(Lm)的菌株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菌与标准Lm(C DC株)的DNA G Cmol%相差3.45%,与标准Lm(C DC株)的DNA同源性达81.99%,根据伯杰细菌鉴定手册(1984),可判定该菌株与标准Lm(C DC株)为遗传型一致的类群,即从遗传学角度证明该菌为Lm。  相似文献   
2.
1 材料和方法 1.1 菌株本实验室1984~1986年从腹泻病人及动物标本中分离菌株,经系统生化试验和血清学确定为小肠结肠炎耶氏菌。 1.2 裂解试验方法采用斑点试验法。每个琼脂平板划分为12个小格,每格涂抹一株菌,用4(1/2)号小针头加1滴J H噬菌体,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内外相继报道了多例军团病,大多为嗜肺军团菌感染。1991年2月我们从1例发烧、咳嗽、咯少量白痰的病人急性期血培养中,检出1株米克戴德军团菌(Legionella micdaei,Lm)。该菌与L_(p1)凝集度为1∶20,与L_m凝集度为1∶640,与L_(p2-14)及L_g、L_b、L_d的凝集度皆为阴性。IFA抗体染色(1∶200)L_(p1)( ),Lp_3(-),L_m( )。与标准L_m阳性血清呈交叉吸收。将BCYE琼脂上2天培养物腹腔接  相似文献   
4.
毒素大肠杆菌(ETEC)是引起人类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在检测ETEC不耐热肠毒素(LT)的诸多方法中,应用LT基因探针技术被推为当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第4代检测方法。我们应用国产基因探针,对一次引起新生儿腹泻流行的病原菌进行了实际检测,并以国内目前推广应用的检测LT的平板  相似文献   
5.
辽宁痢疾杆菌耐药性及质粒谱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导了1987年辽宁地区从患者分离的162株痢疾杆菌的耐药、R质粒的检测结果,痢疾多重耐药菌株占70.43%,耐药谱主要为TET、COS、AMP、CAR;结合转移法可传递性R质粒检出率为45.65%,琼脂糖电泳法痢疾耐药菌株质粒携带率为80.82%。推测分子量为140Md和65Md两种质粒为辽宁地区痢疾耐药菌株的流行质粒。  相似文献   
6.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肠炎辽宁省卫生防疫站(沈阳110005)赵汉良1何对Ot157大肠杆菌大肠埃希氏自(E.Colt)通称大肠杆菌,该首一直被认为是人类和动物大肠中的正常菌群,只是由于偶然的机会进人机体其它部位,它才致病。故又称之为条件致病...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首例O_(139)霍乱弧菌的鉴定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首例O139霍乱弧菌的鉴定报告姜伟1姚文清1赵汉良1吴光中2张春艳2李洪艳1992年10月至1993年4月,在孟加拉湾沿岸城市首次发生O139非01群霍乱弧菌所致的霍乱样腹泻暴发。1993年以后在我国新疆等地相继检出,1997年9月16日我省辽...  相似文献   
8.
小儿麻痹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以侵犯婴幼儿为主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患儿病后可以留有某些肌群瘫痪(主要是下肢)后遗症,严重地危害着儿  相似文献   
9.
<正> 小肠结肠炎耶氏菌(以下简称耶氏菌)在临床上可引起急、慢性腹泻等多种疾病。目前已有70多个国家报道有本病存在。已知传播耶氏菌病的宿主动物有猪、牛等50余种。我国于恩庶等于1980年首先从腹泻病人和猪粪中分离到耶氏菌。1985年我们对沈阳、丹东、抚顺等市的腹泻病人和传播本病的主要宿主动物进行了初步凋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988年3月鞍山市中心医院及鞍钢铁东医院婴儿室、新生儿室同时发生了一起急性腹泻暴发.经流行病学调查、病原菌分离确定为一起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院内感染暴发。对从患儿粪便、病房外环境中分离出的45株菌进行血清学、耐药性、质粒图谱和噬菌体分型测定,并以同年散发菌株为对照,发现此次暴发菌株抗原结构完全相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耐药谱基本一致。具有相同的质粒谱,噬菌体分型60.42%属4774型,与散发菌株有明显差别.分析结果表明,两所医院分离菌株具有同源性,传播途径为院内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