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预防医学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上海市浦东新区大气PM_(2.5)与气温交互作用对居民非意外死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浦东新区居民逐日死亡资料、大气污染资料和气象资料,利用基于Poisson回归的广义相加模型,通过建立双变量响应曲面模型和温度分层模型,探讨气温对PM_(2.5)死亡效应的修饰作用。【结果】2016—2017年期间浦东新区非意外总死亡共43 345例。大气PM_(2.5)日平均浓度39.1μg/m~3,日平均温度17.7℃,相对湿度75.0%。基础模型拟合结果显示,死亡前1日PM_(2.5)浓度每升高10μg/m~3,居民非意外总死亡、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分别增加0.56%(95%CI:0.11%~1.01%)、0.49%(95%CI:-0.19%~1.18%)和0.22%(95%CI:-1.14%~1.60%),且男性和65岁以上人群中效应更显著。温度分层模型显示,中等温度时PM_(2.5)每增加10μg/m~3,居民非意外总死亡、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分别增加0.59%(95%CI:0.04%~1.14%)、0.51%(95%CI:-0.32%~1.35%)和0.51%(95%CI:-0.32%~1.35%);较高温度时,非意外总死亡和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分别增加1.04%(95%CI:-0.60%~2.70%)和1.13%(95%CI:-1.40%~3.73%),效应约是较低和中等温度分层时的2~4倍;在较低温度时,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增加1.05%(95%CI:-1.15%~3.30%),效应约是中等温度分层时的2倍。但气温与PM_(2.5)的交互项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气温对PM_(2.5)的死亡效应可能存在修饰作用,且在不同疾病别死亡中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大气污染物与浦东新区居民每日肺癌死亡人数的相关性,为制定针对肺癌病人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浦东新区200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之间的每日大气污染物浓度、气象因素以及居民肺癌死亡资料,利用时间分层-病例交叉设计并结合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探讨大气污染物短期暴露对浦东新区居民肺癌死亡的影响。结果 大气污染物(PM10, SO2, NO2)浓度与浦东新区居民肺癌死亡风险呈正相关。PM10, SO2, NO2浓度对居民肺癌死亡风险的影响均在累积8 d(Lag 0~7)最强。PM10, SO2, NO2浓度上升10 μg/m3累积8 d(Lag 0~7)居民肺癌死亡风险分别上升1.09%(95%CI:0.35%~1.83%), 3.78%(95%CI:1.98%~5.61%)与2.76%(95%CI:1.10%~4.44%)。女性人群肺癌死亡对PM10与NO2的影响不敏感(P>0.05)。大气污染物对高龄人群与低文化水平人群肺癌死亡效应较强,人群间效应差异不显著。结论 大气污染物短期暴露可以升高浦东新区居民肺癌死亡风险,以累积8 d(Lag 0~7)效应最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小学生因呼吸系统症状缺课现状,探索大气细颗粒物(PM_(2.5))对小学生因呼吸系统症状缺课的影响。方法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2015年9月1日—2017年6月27日期间小学生因病缺课数据,并收集同期上海市浦东新区大气污染物和气象资料,调用R软件mgcv软件包,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大气PM_(2.5)暴露对小学生因呼吸系统症状缺课的影响。结果上海市浦东新区小学生因呼吸系统疾病缺课集中在11月至次年1月,符合PM_(2.5)污染特征;PM_(2.5)浓度每升高10μg/m~3,因病缺课总人数增加1.61%(95%CI:1.60%~1.63%);滞后一天PM_(2.5)浓度每升高10μg/m~3,因病缺课总人数显著增加1.61%(95%CI:1.60%~1.63%),因病缺课男生数增加1.90%(95%CI:1.88%~1.91%)。结论大气PM_(2.5)暴露对小学生因呼吸系统疾病缺课人数的增加有明显影响,并存在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游泳场所卫生现状,探讨场所管理存在的问题.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辖区游泳场所19家,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及场所空气质量和泳池水质的检测与评价,采用x2检验对合格率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19家游泳场所中全年开放14家,仅夏季开放5家,均具有卫生许可证;场所空气质量指标合格率依次为CO2(100%)>风速合格率(97.8%)>相对湿度合格率(93.3%)>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88.9%);水质合格率最低的指标依次为浸脚消毒池余氯(0%)、游离性余氯(25.0%)和尿素(40.9%),深水区、浅水区及儿童池水样的项次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游泳场所水质项次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夏季高峰期游泳场所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亟需加强监测和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共场所公用物品的卫生状况,明确卫生监督检测工作的重点,从而加强对公共场所的重点监督监测.方法 2010-2012年3年间,随机抽取浦东新区6类442家公共场所,对其中的公共用品进行监测,采用x2检验对合格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监测公共用品1 461份,合格1 385份,总体合格率为94.80%.不同场所公共用品的合格率中,理发美容类最高为99.05%,合格率最低的为足浴场所,为81.25%,各类场所的合格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80.421,P<0.05);不同种类的公共用品监测中,理发美容工具的合格率最高为99.10%,足浴盆的合格率最低为62.86%,6类公共用品合格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338,P<0.05).结论 浦东新区各类公共场所的公共用品总体合格率较高,但个别类型场所和种类的公共用品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应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监测,不断提高公共用品的卫生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385例非职业性CO中毒监测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探讨预警措施.方法 对浦东新区2007至2012年度冬春季节非职业性CO中毒监测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收集同期气象数据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浦东新区2007-2012年冬春季共报告非职业性CO中毒195起,385例,死亡3例;男性154例,女性229例,平均年龄34.1岁,以轻度中毒为主;中毒病例主要发生在城乡结合部(45.7%),原因以煤气热水器使用不当为主(63.9%);2007至2008年冬春季节非职业性CO中毒周平均例数与同期平均气温、平均风速、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最低温度相关(P<0.05),逐步回归结果显示同期平均最高气温、平均风速和平均气压对其有影响(P<0.05).结论 冬春季节应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尤其对重点区域和特殊人群应加强宣教,同时结合气象条件提高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建立生活饮用水中一氯硝基甲烷、二氯硝基甲烷和三氯硝基甲烷的吹脱捕集-气质联用分析方法。方法 2017年5月,采集了辖区内出厂水和管网水,采用吹脱捕集法富集水中的一氯硝基甲烷、二氯硝基甲烷和三氯硝基甲烷,热脱附后使用气质联用法分离测定,选择特征离子与内标物进行定量。结果方法中一氯硝基甲烷和二氯硝基甲烷线性范围0. 1~1. 0μg/L,三氯硝基甲烷线性范围1~10μg/L,相关系数均 0. 995。方法加标回收率为70. 39%~98. 89%,相对标准偏差3. 72%~7. 29%。结论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线性范围宽、定性能力强等优点,适用于饮用水中一氯硝基甲烷、二氯硝基甲烷和三氯硝基甲烷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了解浦东新区中小学直饮水水质卫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学校直饮水的科学管理和学生饮用水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依据相关要求设置调查项目,2016年3-4月随机抽取上海市浦东新区145所直饮水学校各2台设备,采集直饮水设备出水口的水样,同时采集学校市政管网水水样,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直饮水中小学校的市政管网水菌落总数均合格,合格率为100%;84所学校的直饮水样菌落总数超标,超标率为57.9%.直饮水与原水比较,部分指标如浑浊度、PH值、总氯等下降,锌、铜和菌落总数等指标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非条件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总氯水平<0.5 mg/L、设有直饮水水箱、水温低于40℃是直饮水菌落总数超标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中小学校应将菌落总数以及部分金属离子做为重点,将对水质采样、检测质量的监督落到实处,对净水过程中存在二次污染和菌落总数超标风险的设备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妊娠期大气污染暴露对早产的影响。方法利用上海市某区2013年出生监测系统收集孕产妇基本情况和新生儿出生信息,3种大气污染物(SO_2、NO_2、PM_(10))暴露数据来自该区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逐日平均浓度。在控制早产的各类影响因素后,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大气污染物对早产的影响。结果该研究共纳入孕满28周的单胎活产新生儿38 083例,其中早产1 782例。新生儿性别、出生胎次、出生产次、有无畸形、分娩季节、母亲年龄、母亲文化程度和母亲户籍等多个因素与早产有关。孕晚期、孕期SO_2和PM_(10)暴露对早产有影响,OR值分别为1.07(95%CI:1.06~1.08)、1.16(95%CI:1.11~1.21)、1.03(95%CI:1.02~1.03)和1.04(95%CI:1.03~1.06),NO_2仅在孕晚期暴露时增加早产风险,OR值为1.04(95%CI:1.03~1.05)。结论该区大气污染物SO_2、NO_2、PM_(10)暴露与早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