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骶骨H形骨折可行的治疗方法。方法运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双侧骶髂拉力螺钉固定治疗骶骨H形骨折15例。结果1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34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3~5个月,术后均未留下明显行走障碍,下蹲等活动接近正常。结论在C型臂X线机精确引导下,经皮双侧骶髂拉力螺钉固定技术能有效地固定骶骨H形骨折中的垂直骨折,纠正骨盆垂直方向移位,操作简洁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
贾燕飞  冯卫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5):564-566,F0004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3年来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81例。固定方法有:前环骨折采用接骨板固定;后环骨折分离采用骶骨棒,重建接骨板,松质骨螺钉,经皮中空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结果:81例病人全部能自主下地行走,无腰腿痛、患肢缩短等并发症。结论: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背景:骨肿瘤及瘤样病变切刮后骨缺损取自体骨填充,由于取材量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要,且供骨区常遗有不同程度并发症,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受到明显限制。异体骨以其结构及生物特性与自体骨相似、来源丰富、可以长期保存及使用方便等特点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目的:观察同种异体骨用于填充修复良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切、刮除术后骨缺损后的生物相容性表现及临床应用效果。 设计:回顾性分析。 单位: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肿瘤科、骨盆外科。 对象:选择1999-12/2005-12在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肿瘤科因良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行病灶刮除、高温灭活,冻干同种异体小块骨填充修复骨缺损的患者230例,男156例,女74例;年龄5~56岁。患者同意使用异体骨,并签订植入异体骨协议书;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方法:①使用由由山西奥瑞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山西省医用组织库提供的同种异体骨填充修复骨缺损。对良性骨肿瘤及骨囊肿和骨纤维结构不良等行囊内刮除术,用同种异体骨填塞空腔。②根据Mankin等对同种骨移植结果的评分标准评估疗效,分为满意和不满意两个层次。于术后3,6和12个月对手术部位拍摄X射线平片,并平均随访38个月以观察疗效。 主要观察指标:异体骨填充修复骨肿瘤骨缺损的组织相容性。 结果:患者230例全部进入主要结果分析。①同种骨生物相容性:少数患者术后有轻度排异反应。该植入材料生物相容性好,可与植入部位患者骨组织直接进行融合,不阻止骨细胞在其表面的正常活性或干扰自体骨细胞的自然替代过程,即无免疫排斥反应或很小。所有病例在术后6~18个月达到骨性愈合,平均6.5个月。并发症:34例切口渗出淡黄色液体,其中30例于2周后切口愈合(14.8%);切口延期愈合4例(1.7%)。②疗效:满意196例(85.2%),不满意34例(14.8%)。 结论:同种异体小块骨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及成骨作用,是骨移植术中良好的植骨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切口重建钢板桥接内固定治疗耻骨联合分离的疗效.方法 对2005年7月至2009年7月收治并获得完整随访的135例耻骨联合分离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98例,女37例;年龄19~66岁,平均37.8岁;耻骨联合分离均≥2.5 cm.所有患者采用双侧小切口显露放置接骨板及固定螺钉部位,C型臂X线机监控下解剖复位分离的耻骨联合,将重建钢板置于耻骨联合后方,采用桥接方法固定.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8~48个月(平均24.5个月)随访.术后无切口感染及膀胱尿道、髂腹股沟神经、精索(子宫圆韧带)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手术复位情况根据Matta评定标准:优98例,良35例,可2例.无钢板断裂、螺钉松动及折断现象.根据改良的Merled'Aubigne和Postel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53例,良71例,中9例,差2例,优良率为91.9%.结论采用小切口有限显露治疗耻骨联合分离损伤小、术后恢复好、患者满意度高,是治疗耻骨联合分离的一种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体式髌骨爪与张力带钢丝内固定相结合治疗老年人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老年人髌骨骨折且在我院治疗的49例患者为对象,对其采用张力带钢丝结合分体式髌骨爪内固定的方法,按照OTA分类:A型10例,B型32例,C型7例。根据骨折固定情况于术后3 d开始CPM被动训练。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49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5~28个月,平均时间17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折愈合良好,愈合时间平均为3~8个月。依据陆裕朴等膝关节功能评定法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优32例,良13例,可4例,优良率91.8%。结论:分体式髌骨爪结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老年人髌骨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将齐刺缠提针法用于腰肌筋膜痛的治疗,对其"消灶"作用进行评估,为中医古代针法的继承、发展及临床应用的范围的拓展提供依据。方法以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本院针灸科门诊治疗的腰肌筋膜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齐刺缠提法组(B组),对比2组年龄、性别、病程,并对治疗1个疗程后的激痛点范围、VAS评分、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2组的年龄、性别、病程无显著差异;与A组相比,B组激痛点范围有显著缩小,VAS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 2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者分别为27.9%,56.1%和55.9%,26.8%,且A、B两组的mean rank分别为3.42,4.68(P0.05)。结论齐刺缠提法能显著缩小腰肌筋膜痛患者激痛点的范围,提高其VAS评分及临床疗效,为齐刺缠提法的进一步临床应用及推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骶髂螺钉、前路重建钢板两种内固定对治疗合并骶骨骨折的骶髂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15例TileC型骨盆骨折患者均合并骶骨骨折的骶髂关节脱位,“C”臂引导下行中空骶髂螺钉内固定,同时行3.5mm前路重建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联合固定可达到最好的复位及固定效果,可早期功能锻炼。术后随访6~36个月,Majeed骨盆骨折评分:优9例,良6例。结论:骶髂螺钉与前路重建钢板联合固定适用于骶骨骨折的骶髂关节脱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加长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联合钢丝捆扎治疗股骨转子间转子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0年6月本科收治的26例股骨转子间的股骨转子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13例采用单纯加长PFNA固定(未捆扎组),13例采用加长PFNA联合钢丝捆扎固定(捆扎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捆扎组的切口长度[(8.4±1.7) cm vs (12.3±2.9) cm, P<0.001]、术中透视次数[(49.2±21.5)次vs (62.6±15.3)次, P<0.001]均显著少于捆扎组,但是,捆扎组恢复部分负重时间显著早于未捆扎组[(29.0±7.2) d vs (59.7±14.8)次, P<0.001]。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及Harris评分、髋伸-屈及髋内-外旋ROM显著改善(P<0.05)。捆扎组术后1个月VAS评分[(5.6±0.7) vs (7.3±1.0), P<0.001]、...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特制假体在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对33例骨肿瘤(恶性10例,良性23例)患者进行特制假体置换中,半肩关节4例;全肘关节2例;髋骨体骨巨细胞瘤切除全髋关节置换术2例;股骨上段单纯股骨头假体4例;股骨中段1例、股骨远端16例和胫骨近端4例分别用加长股骨型、股骨型和胫骨型旋转非限制性轴心式膝关节置换,假体柄用骨水泥在骨干残端髓腔内固定.结果 平均随访42个月(6~50个月),除1例髋骨体骨巨细胞瘤、2例滑膜肉瘤、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死于肺转移外,余无局部复发和转移,无骨折及假体松动.ISOLS综合评分:上肢优良率80.0%;下肢优良率86.4%.肩关节疼痛缓解率为75%,主动活动增加;髋关节活动基本正常;膝关节屈伸活动0°~100°.结论 特制假体置换对骨肿瘤切除后保全肢体、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一种疗效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患者 ,男 ,2 6岁。因骶尾部疼痛 1年余而入院。该患者 1年前不慎从马上跌落 ,当时因骶尾部疼痛 ,在当地医院拍X线片检查未见异常 ,服用跌打损伤药物后缓解。半年前开始骶尾部隐痛 ,虽经对症治疗未见好转 ,1个月前开始持续疼痛 ,影响正常劳动和休息。 2 0 0 1年4月 2 1日以“骶尾部肿物”入院。查体 :发育正常、无贫血貌 ,行走或久站久坐时骶尾部疼痛加重 ,局部皮肤无红、肿及包块 ,深部压痛 ( ) ,叩击痛 ( ) ,大、小便正常。X线片示 :骶骨中下段至尾骨上段有边缘不清囊性病变区。CT检查示 :骶尾部腹侧有包块 ,大小约 4cm× 5cm×4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