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9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7篇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肺炎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因[1],肺炎引起的死亡多是由于合并多系统器官衰竭(MutipleSystemOrganFailure,MSOF)所致。近年来,MSOF日益受到临床各科的重视,大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表明自由基(FreeRadical,FR)...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戊二酸尿症1型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思路。方法对3例戊二酸尿症1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例患儿均表现为感染或惊厥后发育倒退,其中大头畸形一例,不明原因的硬膜下积液一例。结论戊二酸尿症1型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感染或惊厥后发育倒退、大头畸形、不明原因的硬膜下积液时是其主要特征,尿有机酸分析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数字化三维钛网对颅骨缺损修补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颅骨缺损患者按修补方法分为手工塑形组和数字化三维塑形组。对比两组患者颅骨修复的情况、修复后的并发症、生物相容性等。结果手工塑形组部分患者在修补中出现了感染、钛网边缘翘起、皮下积液、癫痫、脑室积水等症状,修补满意度为70.8%。我们在数字化三维钛网塑形组只有3例患者出现了皮下积液,修补满意率为97.7%。结论数字化三维钛网对颅骨缺损的修补效果要好于手工塑形。  相似文献   
5.
6.
干细胞因子是具有多种功能的细胞因子,是最重要的肥大细胞生长因子,可促进肥大细胞的增殖、存活、分化,趋化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细胞;还是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细胞的活化因子,在此基础上促进气道高反应性的形成;同时,还能增加哮喘患者肺和气道中钙激活的氯通道基因(gob-5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加黏液的产生;另外其通过促进成纤维细胞的生成促进哮喘的气道重建,从而在哮喘的发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例 1.女 ,6岁。以饮酒后昏迷 12h为主诉于 2 0 0 0年 4月 16日入院。饮酒约 2 5 0mL。体检 :T 3 6 3℃ ,P 10 0 /min ,R 3 0 /min ,BP 14 89/7 98kPa ,浅昏迷状态 ,双瞳孔等大 ,光反射灵敏 ,呼吸节律整齐。急查血糖 0 19mmol/L ,BUN 8 1mmol/L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实验性哮喘大鼠气道细胞DNA合成和气道重塑的干预效果。 方法 应用SD大鼠建立哮喘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和其它形态学研究的方法,研究雾化吸入地塞米松对气道细胞DNA合成和气道重塑反应的影响。 结果 ① 地塞米松治疗组气道上皮下胶原沉积以及粘液的分泌比模型组明显减少。② 模型组气道平滑肌细胞Brdu阳性计数(10.25±2.09)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7.15±2.05)和地塞米松治疗组(6.85±2.20)(P<0.01);模型组气道上皮细胞Brdu阳性计数(21.83±7.01)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6.22±4.36)和地塞米松治疗组(16.92±3.48)(P < 0.05)。 结论 应用地塞米松干预可减轻实验性哮喘大鼠气道炎症,抑制气道细胞DNA合成,延缓气道重塑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新生7日龄SD大鼠9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电刺激组,每组各30只.每组再分为A、B、C3组,每组各10只.采用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并吸入氮氧混合气体2h制作新生大鼠HIBD动物模型.电刺激组手术后第2天即开始电刺激治疗,电刺激20 min/次,2次/d,其中A、B组电刺激7d,C组28d.假手术组、模型组不予电刺激治疗,相应时段仅予抓捉固定.所有A组处死前8h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B组不予药物.电刺激治疗7d后,A、B组均经40 g/L多聚甲醛心脏灌注后断头取脑组织,分别做连续冠状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脑组织切片神经干细胞标志物BrdU和巢蛋白的表达.c组电刺激28d后行迷宫实验,检测电刺激对HIBD大鼠智能的影响.各组均同时进行脑组织切片HE染色.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模型组BrdU和巢蛋白阳性细胞计数均低于假手术组(Pa<0.05);假手术组BrdU和巢蛋白阳性细胞计数均低于电刺激组(Pa<0.05).HE染色见假手术组神经细胞形态正常,胞质丰富,细胞排列整齐;模型组可见大量明显的坏死灶,神经细胞数量减少;电刺激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较少,多数细胞形态相对正常.迷宫实验显示模型组第1、2天达标所需的反应次数均明显多于假手术组(Pa<0.05);电刺激组第1、2天达标所需反应次数也均明显多于假手术组(Pa<0.05);但其明显少于模型组大鼠第1、2天达到标准所需的反应次数(Pa<0.05).结论 电刺激小脑顶核可以通过促进脑组织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对HIBD大鼠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