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2篇
内科学   18篇
预防医学   8篇
中国医学   79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正每到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行期,许多体质虚弱的老年人、儿童、孕妇等都很容易被感染。中医称流感为"时行感冒",认为是四时非时之气,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并将其归于"外感热病""疫病"的范畴。流感初起一般多见鼻塞、流涕、喷嚏、声重、恶风,继则出现发热、咳嗽、咽痒或痛、头痛、身体酸楚不适等症。  相似文献   
2.
夏季的三个月,天阳下济,地热上蒸,天地之气上下交合,各种植物大都开花结果,也是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由于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此时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时期,阳气外发,阴伏于内,此时如果顺应自然,注意养生,对防病健身、延年益寿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3.
春天是阳气初生之季,意味着春天的阳气微微初生,不像夏季那么隆盛,需要精心养护。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的阳气会逐渐减弱,而阳气不足又会影响体内的新陈代谢,导致人体早衰。  相似文献   
4.
盂春 孟春,即春季的第一个月(立春、雨水)。立春,俗称打春,为春季的第一个节气。每年2月4日或5日,视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人们常说“春搭(打)五九尾”或“春搭(打)六九头”的节气谚语。  相似文献   
5.
脐为先天赋予生命之根蒂,位居中焦,主先后天疾病。婴儿生下,首护肚脐,以防风寒外袭而致病。脐间真息,内通于肾,故谓脐为人身之命蒂。肾为一身阴阳之总司,然小儿雅阳未充,雅阴未长,不耐风寒,一有所侵,病必由起,由此致病。治脐最为至要,因药入肚脐,吸收较速,直入脏腑,布散全身,调节各脏腑生理功能。药物敷脐操作简便,易于小儿接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小满芒种的节气,人们往往比较容易“上火”,发生便秘。要治疗便秘,首先就要分清患者的体质,对症下药,这样才能药到病除,解除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7.
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身体日趋衰退,在饮食调养上要时刻注意。应提倡“十五为宜”,即:定量为腹,定时为准,淡食为主,荤食为辅,温热为宜,干稀为妙,凉食为忌,熟食为佳,黏食为远,硬食为禁,慢食为顺,快食为害,杂食为优,偏食为缺,合理为益。  相似文献   
8.
立秋后.人们对自身的养生保健需求更加关注。因为很多疾病都会从秋后复发.故有“多事之秋”之说。秋天“燥气当令”。酸味食物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而秋天宜收不宜散,故应少食葱、姜、蒜、辣椒等辛味之品。秋季“肺金当令”.可适当吃些滋阴润燥的芝麻、糯米、蜂蜜、萝卜、银耳、莲子、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大枣、山药等,以增强体质。  相似文献   
9.
7月中旬进入"三伏天",这个季节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使不少老年人因体内的热量散发不畅而出现上火现象,如牙痛、眼屎多、鼻子冒火等。此时点按手脚的去火点,可以治疗多种热症,又无副作用,而且有助于老年人清热消暑,顺利度过炎热的暑季。  相似文献   
10.
据北京某中医外科方大夫记录介绍,他曾用古方通关法外治小便不通,简单易行,取效甚捷。记录如下,供读者参考验证。沈阳有一老人,于1980年初患小便不通,情势紧急,当地中西医院用导尿法及八正散均无疗效,后经某院诊断为前列腺肥大,建议手术治疗。因考虑其年老,恐不胜负担,即来北京治疗。住某院观察一周后,认为前诊正确,仍须手术;当前之计,插管导尿,乃应急耳。老翁拟改弦更张,谋之中医。老人与余,相契廿载,携其女迳来吾家。诊得六脉尚均和,略有大意,现唯排尿不得为急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