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患儿,男,2017年2月24日12:50因"胎儿窘迫"剖宫娩出,因"呼吸急促、呻吟、面色苍白26 min"入我院新生儿科。患儿系第4胎第1产34+1周孕,无早破水、脐带绕颈,羊水清,出生体重2300 g。出生时Apgar评分为2分、8分、8分。予窒息复苏成功后转入新生儿科。孕母产前自觉胎动减少1天,胎盘病理检查可见胎盘组织水肿。查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该院2012年3月—2014年6月期间收集妊娠期糖尿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非妊娠期糖尿病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产妇所分娩新生儿的结局。结果 GDM组分娩的新生儿剖宫产娩出率、巨大儿、早产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RDS、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妊娠糖尿病对于新生儿有较大危害。结论应注意孕早期血糖筛查及控制妊娠期糖尿病非常重要,以力争减少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时机。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四川锦欣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早产儿(胎龄<32周)151例。根据布洛芬的使用情况分成3组,其中症状时治疗组43例、症状前治疗组32例、对照组76例。根据是否诊断为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PDA(hsPDA),分为hsPDA组和非hsPDA组,症状时治疗组属于hsPDA组,症状前治疗组及对照组属于非hsPDA组。出生第1天检测血常规、生化、血气分析等。出生满3 d筛查超声心动图,记录当日脉压差及尿量。两治疗组,口服布洛芬10 mg/kg,24 h及48 h后各予5 mg/kg,治疗72 h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对照组,未予布洛芬治疗,出生后7 d复查超声心动图。复查PDA患儿,出生后30 d再次复查超声心动图。采用χ2检验比较症状时治疗组、症状前治疗组、对照组3组间性别、孕母使用过激素的比例、胎膜早破>18 h比例、剖宫产比例、小于胎龄儿比例、动脉导管7 d关闭率、动脉导管30 d关闭率、脓毒症发生率及呼吸窘迫综合征、脑室内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等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胎龄、出生体质量、尿量、脉压差、血pH值的差异;采用Kruskal-Wallis H法比较5 min Apgar评分、正压通气时间、吸氧时间等的差异。 结果性别、胎龄、孕母使用过激素、胎膜早破、剖宫产、出生体质量、小于胎龄儿,5 min Apgar评分、血pH值、尿量、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动脉导管生后30 d关闭率、正压通气时间、吸氧时间,发生脑室内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情况,在症状时治疗组、症状前治疗组、对照组3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前治疗组、症状时治疗组和对照组3组间脉压差分别为(22.13±13.83)mmHg(1 mmHg=0.133 kPa)、(24.24±9.72)mmHg、(16.22±8.81)mmHg,症状前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32、P=0.639),症状时治疗组高于症状前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25、4.710,P=0.002、<0.001)。3组脓毒症发生率分别为9.38%(3/32)、27.91%(12/43)和10.53%(8/76),症状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3,P=0.856);症状时治疗组高于症状前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33、4.230,P=0.015、0.040)。动脉导管生后7 d关闭率,症状时治疗组和症状前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65.63%(21/32)vs 60.47%(26/43)vs 32.89%(25/7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24、9.866,P=0.004、0.002)。动脉导管生后30 d关闭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口服布洛芬可以促进动脉导管早期闭合,但对远期闭合率并无明显优势。预防性布洛芬干预不能缩短PDA早产儿的正压通气、吸氧时间及降低脑室内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而对hsPDA,布洛芬干预能否减少呼吸支持依赖及并发症的发生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剂量红霉素对治疗早产儿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另加用口服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的喂养耐受情况及体重增长情况。结果两组在残奶量、呕吐、腹胀消失及体重增长等方面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结论小剂量红霉素可促进胃肠动力,从而提高早产儿喂养耐受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营养素-1(CT-1)在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其中窒息非心肌损伤组28例,轻度窒息心肌损伤组32例,重度窒息心肌损伤20例;另选取8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新生儿出生后第1、3、5天时血浆CK-MB、NTproBNP、CT-1水平,分析血浆CK-MB、NT-proBNP、CT-1水平与新生儿窒息预后的关系,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浆CK-MB、NT-proBNP、CT-1在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伤预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对照组出生第1、3、5天血浆CK-MB、NT-proBNP、CT-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新生儿窒息组出生第3天时血浆CK-MB、NT-proBNP、CT-1水平达到峰值,出生第1、3天重度窒息心肌损伤组、轻度窒息心肌损伤组血浆CK-MB、NT-proBNP、CT-1水平显著高于非心肌损伤组及对照组,而非心肌损伤组血浆CK-MB、NT-proBNP、CT-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第5天时非心肌损伤组、轻度窒息心肌损伤组血浆CK-MB、NT-proBNP、CT-1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而重度窒息心肌损伤组血浆CKMB、NT-proBNP、CT-1水平仍高于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死亡患儿血浆CKMB、NT-proBNP、CT-1水平高于存活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CK-MB、NT-proBNP、CT-1三者联合诊断时,对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伤患儿预后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高于单一指标诊断。结论早期测定窒息患儿血浆CK-MB、NT-proBNP、CT-1水平将有助于对窒息患儿心肌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进行有效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联合脐血血气分析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治疗的HIE新生儿61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新生儿预后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Gesell发育量表评分>75分)40例和预后不良组(Gesell发育量表评分≤75分)21例.比较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该院2012年3月—2014年6月期间收集妊娠期糖尿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非妊娠期糖尿病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产妇所分娩新生儿的结局。结果 GDM组分娩的新生儿剖宫产娩出率、巨大儿、早产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RDS、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妊娠糖尿病对于新生儿有较大危害。结论应注意孕早期血糖筛查及控制妊娠期糖尿病非常重要,以力争减少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