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科学研究的目标是创造和传播知识。这得通过对系统收集以及报告信息的批判性分析来完成。批判性分析始于一个简单的步骤,即在运用复杂统计学分析方法进行比较之前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深入检查。根据所收集的数据类型按照标准化方式进行统计学分析。在为解决研究问题而需采用合理、标准化步骤进行比较时,新知识就产生了,同时要避免错误的结论。在对数据进行仔细检查和分析之后,为了保证结论的正确性,再对数据进行一次批判性评论是非常重要的补充步骤。在科学文献中发表研究成果过程中涉及的同行评价对于传播新知识并保证其质量方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如果没有将研究成果发表供同行参考,这项研究就不算完整。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结核病发病趋势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 分析北京市涂阳肺结核发病率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方法 通过比较分析1980—2002年期间北京市人群的涂阳肺结核发病率和结核感染率变化特征、DOTS实施情况以及三者间的关联性,总结涂阳发病率变化趋势的内在原因。结果 1980—2002年间北京地区人群涂阳肺结核发病率显著下降;低年龄组(30岁以下)发病率的明显下降是引起这种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低年龄组涂阳肺结核发病率的明显下降与结核感染率的显著降低密切相关;DOTS策略通过控制结核传染源,显著降低了低年龄组结核感染率和发病率,但对已感染者发病率的影响不明显。结论 北京市的涂阳肺结核发病率短期内不会发生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
地点阿根廷结核病实验室网络.目标(1)评价1983-2001年间督导的抗酸杆菌(AFB)涂片显微镜检查技术质量,(2)分析操作过程误差对检查结果的影响.设计对抗酸杆菌(AFB)涂片显微镜检查的督导评价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标本、涂片、染色以及结果判读质量,并分析这些参数之间的联系.结果优良质量标本的比例比较高.研究结果证明,阳性结果与黏液脓性痰标本之间有直接联系.薄涂片的比例相对较高.薄涂片的阳性率以及细菌计数较低.染色质量良好.全国的读片一致性为98%.然而假阳性率也比较突出,46%的假阳性与染色缺陷有关.结论阿根廷结核病实验室网络的抗酸杆菌涂片显微镜检查技术质量以及涂片判读一致性比较满意.然而,需要在以下方面加以改进涂片质量、染色和读片、覆盖率、督导工作的非中心化、涂片的选择方法以及数据登记等.也需要开展涂片保存方面的实施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结核病的现代药物治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面对结核病在便于范围内卷土重来,最重要的应对策略是在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基础上推广有效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预防性治疗的结核菌素反应强度标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 探讨结核菌素反应强度与结核病发病的相关性;提出预防性治疗对象的结核菌素反应标准.方法 对不同结核菌素反应强度的新入学大学生进行4年的结核病发病观察,分析结核菌素反应强度与发病危险性、发病时间的关系,比较不同反应强度预防性治疗对象发病率的变化.结果 26 543名健康学生进行了结核菌素试验和4年的发病观察,反应强度为0~4、5~9、10~14、15~19和≥20 mm或水泡丘疹者的年均结核病发病率分别为12.97/10万、13.34/10万、50.32/10万、167.56/10万和250.21/10万;0~4和5~9 mm反应者头2年发病率很低,第3、4年有所增高,而15~19和≥20 mm或水泡丘疹者头2年发病率很高,随着时间推移有下降趋势.当逐个计算反应强度每增加1 mm及以上反应者的发病率时,15 mm以上的各反应强度者中结核病发病率相似,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PPD反应标准15 mm及以上可以覆盖80.8%的病人,而且病人的发现效率也维持在一个高水平.结论 结核菌素反应强度与结核病发病存在明显正相关,特别在头2年危险比更大;PPD反应≥15 mm或有水泡丘疹阳性者的发病机会明显升高,PPD反应≥15 mm或有水泡丘疹阳性标准能够覆盖80%以上的病人,病人的发现效率也最高.因此以PPD反应≥15 mm或有水泡丘疹作为预防性治疗对象的结核菌素反应标准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6.
7.
如何保证病人完成治疗仍然是结核病控制难以逾越的全球性挑战。自从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引入DOTS以来,直接督导治疗(DOT)已经提升为结核病控制策略的核心内容。三项在非洲、泰国以及巴基斯坦进行的,旨在评价DOT对治疗完成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却得出了相互矛盾的结论。到底哪项 研究反映了DOT的真实效果令人无所适从。每项研究的DOT操作方法都与其研究定义不符,在其分析讨论中也没有解释其他干预措施的效果。综合上述证据,尚不能确定哪个因素是应对结核病治疗完成挑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门诊部登记治疗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特征,为肺结核与糖尿病共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方法,将2014—2021年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门诊部登记治疗的261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与同期1839例单纯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包括性别、年龄、治疗分类、发现方式、病原学阳性率、涂阳率、培阳率、利福平耐药率、2个月末痰涂片阴转率、治疗成功率、就诊及确诊延迟率、就诊及确诊时间间隔。结果: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复治比例[16.48%(43/261)]明显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8.70%(160/1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22,P<0.001),主动发现比例[7.28%(19/261)]明显低于单纯肺结核患者[13.05%(240/1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40,P<0.01)。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病原学阳性率[65.90%(172/261)]明显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35.07%(645/1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381,P<0.001),2个月末痰涂片阴转率和治疗成功率[84.62%(110/130)和80.46%(210/261)]均低于单纯肺结核患者[91.15%(412/452)和87.71%(1613/18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663,P=0.031;χ2=10.495,P=0.001)。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利福平耐药率[3.07%(8/261)]与单纯肺结核患者[1.41%(26/1839)]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45,P=0.086)。就诊延迟率、就诊时间[52.87%(138/261)和16(2,53)d]均明显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42.09%(774/1839)和9(0,3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822,P=0.001;U=2.775,P=0.006)。确诊延迟率、确诊时间[32.57%(85/261)和7(0,24)d]与单纯肺结核患者[31.92%(587/1839)和7(1,20)d]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44,P=0.834;U=0.167,P=0.867)。结论: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具有病原学阳性率高、复治比例高、就诊延迟率高、就诊时间间隔长、主动发现率低、痰涂片阴转率低和治疗成功率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地点:昆士兰结核病(TB)控制中心(QTCC)。 目的:调查昆士兰地区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中的病人自身延误和医疗机构延误情况。 设计:对摘取自QTCC数据库的资料进行分析并作病历回顾。经细菌学或组织学诊断的有症状病人构成一个总体组和一个涂阳肺结核(PSP)病例组。 结果:病人自身延误的中位数是29天(总体组)和30天(PSP组)。医疗机构延误的中位数是22天(总体组)和11天(PSP组)。随着病例年龄增加以及移民定居时间的延长,医疗机构延误呈现明显上升趋势。45岁以上女性病人的医疗机构延误明显为长。与非土著澳人病例相比,来自高结核病发病率地区以及土著澳人病例的医疗机构延误要短。造成90天以上诊断延误的常见原因是未对病人进行适当的TB调查以及胸部X线检查误诊。 结论:医生在对老年病人以及来澳定居时间较长的移民病人进行鉴别诊断时应考虑结核病的可能。对于有持续性咳嗽症状的病人宜适当降低进行X线检查和痰菌检查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北京市区(县)结核病防治(简称“结防”)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评价卫生资源人口分布和地理分布配置的均衡性。 方法 2011年8-9月调查全市所辖18个区(县)(包括原宣武区和崇文区)结防机构326名结核病防治专业人员的年龄、学历、职称等信息,同时收集当年人口数和地理面积,并利用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和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测算均衡性。 结果 实际在职326名,结防专业人员平均年龄(42.04±5.37)岁。结防专业人员以大专及以下学历为主,占74.85%(244/326);其次是本科学历,占21.78%(71/326);硕士学历3.07%(10/326),无博士学历。初级职称占52.15%(170/326);中级职称40.18%(131/326);高级职称4.60%(15/326)。人均服务人口5.38万人,人均服务半径为4.05 km。按照人口分布和陆地面积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49和0.62。 结论 北京市区(县)结防机构专业人员学历偏低,高级职称人员较少,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在服务地理分布和人口数方面配置均未达到较好均衡性,北京市区(县)人力资源配置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