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比较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与尿激酶(UK)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于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选择发病6 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6例,随机分为rt-PA(0.6~0.9 mg/kg)治疗组58例与低UK(l万~1.5万IU/kg)治疗组58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4 h、7 d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barthel)指数,以及治疗后7 d与14 d的mRS评分、治疗后24 h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分级标准(TIMI)评分,并评价两组的疗效及脑出血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4 h与治疗后7 d,两组的NHISS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7d与治疗后14 d,两组的mR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4 h两组的血管再通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8 d,rt-PA组的总有效率(87.93%)略高于UK组(79.32%),rt-PA组SICH发生率(3.45%)略低于UK组(8.62%),P均0.05。结论 rt-PA与尿激酶治疗发病6 h之内的急性脑梗死均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前者的安全性略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急性脑梗死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首次40 mg,以后20 mg,1次/天)与对照组63例(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每次10 mg,1次/天),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后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Barthel)指数,以及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77.78%,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双侧搏动指数(P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期血流速度(Vs)与平均血流速度(Vm)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和脑血流动力学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以“三甲”创建为契机,以强化医疗核心制度为突破口,建立健全制度,规范从业行为,提升医疗管理效能的良性长效工作机制,强化科室管理,提升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保障医疗安全,提升患者满意度和就医体验,进而促进医院高质量健康可持续发展。方法 在该院开展“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过关制”专项活动,结合该院实际完成《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修订版)》编撰修订,依照既定流程、实施规则标准,采取知晓考评和落实考评两种方式对各临床医技科室予以成效验收,并利用PDCA质量环改进思路推进医疗核心制度的贯彻落实。结果 实施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过关制后,全院医务人员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知晓率从87.0%上升到了95.6%,不良事件同比下降10.83%,投诉纠纷同比下降31.81%,且2021年全院患者满意度为89.58%。结论 该院所实施的“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过关制”对促进医疗核心制度的贯彻落实、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医务人员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知晓率明显提升,责任意识和医疗质量安全意识明显增强,核心制度落实情况逐步改善,医院管理成效逐渐显现,值得其他医院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出血性脑卒中患者30 d病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比较oICH、NICH、MICH量表预测30 d病死率的精确性及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 收集152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预后;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用诊断性实验中Youden指数、ROC曲线下面积来评估量表的预测价值.结果 年龄、脉压差、冠心病病史、静脉血糖、白细胞计数、血肿体积、IVH、GCS、有无中线移位在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80岁、GCS(3 ~4分)、静脉血糖较高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ICH在灵敏度、特异度方面优于NICH、MICH.结论 年龄>80岁、GCS(3~4分)、静脉血糖较高是预测出血性脑卒中短期内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oICH在预测出血性脑卒中30 d病死率方面可能优于MICH和NICH.  相似文献   
6.
脑出血(ICH)的发病率占脑卒中的10%~30%,ICH较缺血性卒中预后更差,致残程度重,死亡率极高,其早期血肿扩大是神经功能恶化及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影像学的不断发展,大量研究表明cT血管造影(CTA)点征能有效预测ICH早期血肿扩大、评估临床预后。本文旨在探讨CTA点征的相关定义、原理及在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探讨血清水通道蛋白9(AQP9)、缺氧诱导因子 1α(HIF 1α)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转化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8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分为出血性转化组(n=25)及非出血性转化组(n=156)。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血清指标、溶栓指标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转化的相关因素。结果 2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出血性转化组患者AQP9、HIF 1α水平高于非出血性转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基线收缩压、基线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性转化组患者溶栓时间窗长于非出血性转化组,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于非出血性转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QP9、HIF 1α、溶栓时间窗、基线NIHSS评分均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出血性转化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出血性转化的相关因素包括AQP9、HIF 1α、溶栓时间窗、基线NIHSS评分,临床上应根据以上因素制定相关策略,以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转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卒中后丘脑痛的疗效及对外周血5-羟色胺(5-HT)、血管活性肠肽(VIP)、β-内啡肽(β-E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脑卒中后丘脑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米替林治疗;研究组采用阿米替林+给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视觉模拟(VA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外周血5-HT、VIP、β-E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FIB及5-HT水平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VIP及β-EP水平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应用阿米替林相比,阿米替林+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卒中后丘脑痛的疗效更好,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