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谢宜羚  李晓旭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7):2712-2713
目的回顾性分析綦江县居民2011年死亡原因,为政府卫生决策和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綦江县居民死亡监测资料,采用分乡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性别、年龄3大类死因构成、粗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全县总人群主要死亡原因构成及位次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綦江县2011年总的粗死亡率为544.21/10万: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和伤害是綦江县居民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性别、年龄组死亡率呈现"√"形,0岁组死亡率稍高之后开始明显下降,男、女性均在10~14岁组最低:35~39岁组之后的增长速度基本维持恒定。全县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77.55岁;其中,男性75.31岁,女性80.10岁。结论慢性疾病已成为綦江县居民的最主要死亡原因。应持之以恒普及居民健康知识、控制慢性疾病的发生,有效降低綦江县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綦江区2015年居民死亡率、主要死因及人均期望寿命,为制定和调整卫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綦江区2015年网络直报的全死因资料,用死亡率、构成比及死因顺位等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  2015年綦江区居民总粗死亡率为760.50/10万,标化死亡率为600.48/10万,男性居民的粗死亡率高于女性。2015年綦江区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为77.30岁,其中男性为74.52岁,女性为80.52岁,女性人均期望寿命高于男性。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及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的其他疾病分别位于死因前5位,占总死亡数的93.44%。3大类死因构成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居首位,占死亡总数的90.44%,其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的男性粗死亡率高于女性。结论  慢性病仍将是今后卫生工作的防控重点,应该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居民自我防护意识,加强对高危人群干预等措施以降低死亡率和发病率,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疫情,采取疫源地消毒措施,为制定防治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现场调查和有效的消杀措施,对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疫情疫源地进行消毒。结果 2020年2月重庆市綦江区发生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疫情,对该疫点内部所有可能污染的地方开展终未消毒等措施;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14 d,PCR核酸检测阴性,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 该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疫情,通过消毒等多措施处置有效控制了疫情的蔓延。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重庆市綦江区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恶性肿瘤防控工作提供建议和依据.方法 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与国际肿瘤学(ICD-O-3)分类收集2015年重庆市綦江区26家医疗卫生单位报告的新发肿瘤病例资料,数据经SPSS19.0统计分析发病率、死亡率、中国标化发病率与死亡率、构成比与死亡.结果 2015年26家医疗卫生单位共报告恶性肿瘤867例,报告发病率为104.56/10万,标化发病率为71.74/10万,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共报告恶性肿瘤死亡1511例,死亡率182.23/10万,标化死亡率为111.6/10万,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发病率前5位的恶性肿瘤分别是肺癌、结直肠肛门癌、胆囊癌、乳腺癌、胃癌.死亡率居前5位的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直肠癌、食管癌.结论 肺癌、肝癌、胃癌、直肠癌、食管癌是危害綦江区居民的主要恶性肿瘤死因,是綦江区制定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重庆市綦江县2008—2011年碘盐供应和食用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持续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方法根据《重庆市碘缺乏病监测方案》,对重庆市綦江县批发和居民户2个层次的碘盐进行监测。结果批发层次监测48批、432份,批合格率为100.0%,碘含量均数为29.9 mg/kg。居民户层次监测1 440份,碘含量均数为26.9 mg/kg;各年份间碘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41,P<0.01)。碘盐覆盖率为96.7%(1 333/1 440),碘盐合格率为94.8%(1 321/1 393),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1.7%(1 321/1 440),非碘盐率为3.3%(47/1 440)。各年份间碘盐覆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41,P<0.01),各年份间碘盐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23,P>0.05),各年份间合格碘盐食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6,P<0.01)。随年份增长碘盐覆盖率呈上升趋势(χ2趋势为4.18,P<0.01),碘盐合格率较为稳定(χ2趋势为0.94,P>0.05),合格碘盐食用率呈上升趋势(χ2趋势为3.30,P<0.01)。结论重庆市綦江县居民户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达到了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