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癌免疫治疗包括主动免疫治疗和被动过继免疫治疗两大部分,都在肝癌的治疗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此文对目前肝癌的免疫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肝衰竭并发多系统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肝衰竭并发多系统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衰竭并发多系统IFI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分析抗真菌疗效影响因素。结果发生2个系统以上IFI共73例。其中发生2个系统IFI54例(74.0%),3个系统16例(21.9%),4个系统3例(4.1%)。患者在发生真菌感染前均有使用抗生素史。以肺部感染最为多见(36.5%),其次为消化道(22.8%)、泌尿道(19.8%)、血液(11.4%)及腹腔(9.6%)。共分离菌株84株,其中酵母样菌62株(73.8%),为最常见菌株。60例(82.2%)在不同系统中分离出1种菌株,10例(13.7%)分离出2种菌株,2例(2.7%)分离出3种菌株,1例(1.4%)分离出4种菌株。抗真菌治疗有效率为35.6%,基础疾病治愈好转率为21.9%。抗真菌疗效与是否并发肝性脑病和抗真菌药物使用时间是否〉14d有关。结论对于肝衰竭患者,应注重多系统IFI的监测。对于肝衰竭并发多系统IFI,应在重视基础疾病治疗的基础上,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并维持适当的疗程。  相似文献   
3.
肝衰竭患者并发真菌败血症2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肝衰竭患者并发真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以1986年1月-2006年6月收治的肝衰竭患者,血培养有真菌生长者为研究对象。结果符合真菌感染诊断509例,其中发生真菌败血症者共21例(4.13%),60岁以上16例(76.19%),住院天数平均42.5d。给予抗真菌治疗后治愈5例,好转4例,死亡和/或无效12例。结论真菌败血症多发生于基础疾病重、免疫力低下的肝衰竭患者,死亡率高。其主要病原菌为酵母菌属。延误诊断、治疗不正确以及疗程不足、原发病严重的病例预后差。  相似文献   
4.
84例老年肝衰竭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老年肝衰竭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将1986年以来84例老年肝衰竭并发真菌感染的患者,按病情转归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结果真菌感染菌属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58.33%)、烟曲霉菌(9.52%)、热带假丝酵母菌(8.33%);主要感染部位为肺部(43.88%)、口咽部(32.65%)、肠道(9.18%)、血液(5.10%)等;治疗转归:有效35例(41,67%),无效49例(58.33%);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包括:老年患者、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曲霉菌属感染等;多因素分析发现:是否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是判断此类患者病情转归的重要指标。结论对于老年肝衰竭患者,积极预防感染,加强肝脏原发病的治疗,注意心、脑、肺、肾等脏器的监测和维护,早期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是改善老年肝衰竭及合并真菌感染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匹伐他汀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0年1月~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46例NASH患者,其中观察组应用匹伐他汀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24例,对照组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22例,均治疗6个月。常规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脂联素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C、TG和LDL-C水平分别为(4.7±0.5)mmol/L、(2.1±0.4)mmol/L和(2.9±0.5)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8±0.4)mmol/L、(4.5±0.6)mmol/L和(4.3±0.4)mmol/L,P<0.05】,而血清HDL-C水平为(1.8±0.3)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0±0.3)mmol/L,P...  相似文献   
6.
核苷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WHO统计,全球有近20亿人被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其中约有3.5亿人为HBV慢性感染者,中国占1/3。每年约有120万HBV感染患者死于HBV相关疾病,所以寻找有效的治疗乙型肝炎药物成为当务之急。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治疗是抗HBV治疗,核苷类药物可以直接抑制HBV复制,它包括嘧啶类的拉米夫定、恩曲他滨、克拉夫定,以及嘌呤类的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等。目前核苷类药物发展迅速,为此就目前进入临床和正在研发的部分核苷类药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嘧啶类核苷类似物1.1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拉米夫定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的核苷类抗HBV药…  相似文献   
7.
许海苗 《肝脏》2016,(3):229-230
<正>肝性胸水(hepatic hydrothorax)是指临床上没有原发心肺疾病,但出现胸闷、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有胸腔积液,多继发于肝硬化失代偿期门静脉高压,在腹水的基础上出现,故称"肝性胸水",亦有少数患者不伴有这些症状,不伴有腹水,容易被误诊。"肝性胸水"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需综合治疗。近年我院收住肝硬化合并肝性胸水5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HCC)在全球的每年新发病例数约130万余例,我国约占55%。现有的治疗手段(包括肝移植)对大部分发现时即为晚期的HCC无效,远期疗效也不理想,术后复发、转移和预防都存在许多困难。皮肤移植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主要用于烧伤、整形等治疗。各种皮肤移植,尤其异体皮肤移植(小鼠为同种异基因皮肤移植)产生的排斥反应可动员体内大量的T细胞参与其中,此过程是否会对原发性肝癌产生治疗性作用,目前尚不清楚。本实验利用H22小鼠HCC皮下接种昆明(Km)小鼠作为动物模型,观察同种异基因皮肤移植对肿瘤生长的影响以及免疫和病理学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肝衰竭合并真菌感染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肝脏疾病及肝衰竭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特点.方法 以1986-1990年、1991-1995年、1996-2000年及2001-2005年为不同阶段,对各阶段肝衰竭并发真菌感染的发病情况、抗菌药物及激素的使用情况、真菌感染的类别和部位以及预后进行统计和评价.结果在475例真菌感染病例中,终末期肝病占所有病例的82.6%,病因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为常见,占所有病例68.8%,真菌感染以医院感染为多见,占所有病例的80.9%,各阶段真菌医院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感染发生率基本相同;真菌感染前,抗菌药物和激素的使用分别占所有病例的88.8%和48.0%,各阶段抗菌药物的使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激素的使用逐年降低;真菌感染的类别以假丝酵母菌属为多见,感染部位较多见的为肺和口咽部;真菌感染及基础疾病的治愈好转率逐年提高,且基础疾病治愈好转率与真菌治愈好转率呈正相关.结论 终末期肝病易并发真菌感染,假丝酵母菌属引起的感染最为多见,肺和口咽部为常见感染部位,重视抗真菌治疗对肝衰竭患者的预后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重型肝炎及活动性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并发霉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79例重型肝炎及活动性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霉菌感染患者进行研究,并以221例重型肝炎及活动性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白色念珠菌感染患者作为对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9例重型肝炎及活动性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霉菌感染患者中,医院感染72例(91.1%),院外感染7例(8.9%)。临床诊断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2例,慢性重型肝炎53例,活动性失代偿期肝硬化24例。经治疗好转18例(22.78%),无效25例(31.65%),死亡36例(45.57%)。在霉菌感染发生前,有47例临床诊断细菌感染,并分离出G-杆菌18株(60.0%)、G^+菌8株(26.67%)。感染部位以腹腔居多,其次是肺、血液等。分别有65例和44例患者曾使用抗生素及激素。霉菌感染以曲霉菌为主,感染部位多见于肺部(64.65%),予抗真菌药物后有效24例(30.38%),无效55例(69.62%)。结论重型肝炎及活动性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霉菌感染患者以医院感染为主,抗霉菌治疗疗效差,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