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医院影像检查图像逐步数字化以及检查量增大.对影像的输出质量、打印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我院于2004年购入AGFA DRYSTAR 5500十式打印机1台。该机采用直接数字成像技术(DDI).属于热敏打印机.无需暗室冲洗.不受显定液质量、浓度、老化等因素的影响。打印灰阶为12bit.接口符合医学图像Dicom3.0标准.不需购买任何协议.可同时连接多台Dicom主机。其出片速度快,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新技术被应用到医学领域。为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经科室积极努力、申请,我院于2004年11月给我科配备了德国产的Agfa Diagnostic center(ADC)SOLO CR系统。该CR系统由ADC影像处理工作站、ADC打号/预视工作台、ADC Solo digitizers(扫描仪)和AGFA DRY5500干式打印机组成。AGFA ID tablet(打号台)连接于装有ADC ID software的PC机上,影像处理工作站处理从扫描仪传来的影像并可执行打印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精神疾病患者CR胸部CR技术,掌握CR技巧,评价应对方案对精神疾病患者胸部影像图像质量的作用。方法:收集整理某医院2009年度1 000例脑科住院患者CR胸片图像,由4位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放射科医师分组进行读片评析。结果:1 000例精神疾病患者胸部CR图像中,甲级片923张,甲级片率92.3%;乙级片62张,乙级片率6.2%;废片15张,废片率1.5%。结论:通过CR质量控制,明确各类精神疾病患者病情特点,制定的应对方案能有效提高胸部CR影像质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干部健康管理的新形势,落实中医"治未病"的重要防治思想,自2007年开始,我们在干部健康查体中运用现代化计算机信息技术研发了中医体质辨识智能分析模型,并运用国家最新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量表分析,对查体干部进行体质分型,作出健康状况个性化的评估,确定其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出详细、可行的个体化调护方案,对其日常生活、饮食、情绪、起居等进行科学指导,提高干部健康水平,促进干部健康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以此带动干部健康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化,推动中医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AGFA ADC SOLOCR打印故障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故障现象AGFA ADC SOLOCR图像处理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打印胶片一直弹出信息提示: Error printing' DICOM-Destination is DISABLED' on printer' dicom' Reason:Error during dicom transmission Cure:Contact service (QS10600) Computer:QS Application: DICOMPRINT category:dicom- printfail USER:SYSTEM:”。打印状态显示已打印.但直热式数字胶片打印机在正常时间内未打印出胶片,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医疗模式的转变,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实施干部健康管理,落实中医“治未病”的重要防治思想,是新形势下干部保健工作的必然选择。自2007年开始,我们在干部健康查体中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研发了中医体质辨识计算机智能分析模型,并运用国家最新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量表分析,对查体干部进行体质分型,做出健康状况个性化评估,确定其健康状况,有针对性的分析易患疾病倾向,制定详细、可行的个体化调护方案,以减缓疾病的发生、发展、恶化的自然进程,  相似文献   
7.
我科用GE 50 kW X线机曝光IP板,经ADC Solo Digitizers(数字扫描器)扫描传输至ADC影像处理工作站,处理完毕后由Drystar5302干式打印机输出影像胶片.  相似文献   
8.
我科于2004年购进AGFA ADC SOLO型CR系统,该设备的应用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高质量的影像信息。总结本系统使用期间图像伪影大致由以下原因所致:IP板磨损或吸附异物、扫描仪光路系统元器件存在灰尘、激光相机激光头存在灰尘。但此次伪影现象特殊,现介  相似文献   
9.
医疗护理风险管理是使医疗护理风险系数降到最低程度,保障患者和医疗人员的安全。本文分析脑立体定向术CT定位的风险因素,完善改进护理管理模式,有效规避相关风险及医源性损伤。  相似文献   
10.
我科用GE50k W X线机曝光IP板.经ADC Solo Digitizers(数字扫描器)扫描传输至ADC影像处理工作站,处理完毕后由Drystar5302干式打印机输出影像胶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