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呃逆又名"哕"、"发呃",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证.中医认为该病证是由胃气上逆,上冲咽喉而致喉间呃呃连声,有声无物,声短而频,不能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其中虚证性呃逆多见于久病和术后等正虚气逆患者,每由其胃气衰竭、身体虚弱、脏腑阴阳俱损、气机运化失常而至.  相似文献   
2.
向诗余  吕皓月  许佳一  崔凯 《光明中医》2011,26(6):1186-1187
目的观察"肩三针"齐刺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分别运用齐刺法和常规针刺方法,对60例(每组30例)患者进行对照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常规组总有效率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肩三针"齐刺法是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且优于常规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下极泉及内关穴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常规予以脑病科药物及针刺常规穴位治疗,治疗组加刺下极泉及内关穴;采用Fugl-Meyer评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手指功能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亦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下极泉及内关穴为治疗中风后手指功能恢复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三字经流派推拿手法治疗伤食型小儿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伤食型小儿泄泻患者14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治疗组采用三字经流派推拿治疗,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治疗,均以3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患儿的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腹痛、腹胀评分以及综合疗效.结果:第1疗程治疗结束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3%(59/70),对照组为62.9%(44/70);第2疗程治疗结束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3%(66/70),对照组为70.0%(49/7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腹痛、腹胀评分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字经流派推拿手法可明显改善伤食泻患儿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